1938年,日军包围了大常村,八路军司令员肖华被困在村民常大娘家中,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幸亏大娘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化险为夷。 1938年的秋天,山东乐陵地区笼罩在日军侵略的阴影之下,村民常大娘一家和许多中国普通家庭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日军占领乐陵后,大量砍伐枣树修建炮楼,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计,常大娘家赖以生存的枣林也未能幸免。 此时,萧华司令员率领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来到冀鲁边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常大娘当时47岁,带着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全力支持八路军抗日事业,她的子女都加入了青年抗日救国会,尤其是二儿子常树芬表现尤为积极。 常大娘本人则为八路军提供后勤支援,包括洗衣做饭和照顾伤员,她的家逐渐成为八路军干部开会和休整的重要场所。 某天,萧华司令员正在常大娘家开会时,常大娘发现有个形迹可疑的人在附近窥探。 她立即将情况报告给萧华,萧华判断可能有问题,便让与会人员先行疏散撤离。 然而日军行动迅速,很快包围了村庄和枣林,导致萧华司令员未能及时脱身。 危急时刻,常大娘急中生智,将萧华藏匿于院中的枣堆内,随后安排儿子常树芬制造声响吸引日军注意力。 日军闯入常大娘家搜查,逼问萧华司令员的下落,常大娘面不改色,坚称不知情。 当日军注意到枣堆时,常树芬及时在枣林弄出动静,成功引开日军队伍,使得萧华司令员得以安全脱身。 这一时期,像独立营副营长张子斌和组织干事袁宝贵等八路军战士都曾在常大娘家养伤,并受到悉心照料,伤愈后他们甚至认常大娘为干娘。 常大娘家后来还挖掘了长达60米的地道,可容纳上百人,内部设有工作处、会议室及物资存放处等功能区,成为冀鲁边区和靖远县委的重要机关驻地,先后掩护了400多名军政干部。 1972年,81岁的常大娘在病榻前郑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病床上完成了入党宣誓,交纳了第一笔党费,于1974年11月27日去世,享年83岁。 时至2025年4月4日清明节,常大娘的后人回到乐陵市朱集镇常家村祭扫。 71岁的孙子常建军带领儿孙来到墓前,献花缅怀,重孙常迪作为人民教师,也特意带着儿子常添厚前来,认为这样的祭扫活动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育。 他们随后还参观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内的常大娘之家,这里作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存着许多革命历史遗物,常建军对着老照片追忆往事,仿佛又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就像那老槐树的根一样,深深扎在泥土里,也牢牢系在人心上。 常大娘一家的英勇付出,正是千千万万中国百姓在抗战中不屈不挠的缩影,他们的精神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至今仍在激励着后人。 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英雄事迹经得起时间考验,常大娘一家的故事就是如此,历经岁月洗礼,反而愈发鲜活,并透过后代们的瞻仰与纪念,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信息来源: 常大娘:革命母亲 大爱为国 - 中国军网 红色印记丨曾一天做17顿饭!她是抗日战士们的“亲娘”-齐鲁晚报网 常大娘:革命母亲 大爱为国--党史频道-人民网
1938年,日军包围了大常村,八路军司令员肖华被困在村民常大娘家中,情况十分危急
海诚看趣事
2025-08-29 11:19:14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