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怕是要傻眼了!他们以为中国会舍不得放弃美国市场,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中国开始把出口产品转向内销,京东、拼多多、华润万家等多家零售企业,在关键时候纷纷挺身而出支持外贸企业。 202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7.1%。 按理说,这外贸形势一片大好,可美国人偏要搞事情,又是加征关税,又是取消小包免税,以为这样就能卡住中国企业的脖子。结果呢?中国企业直接把矛头一转,国内市场瞬间成了“第二战场”! 就拿2025年4月来说,对美出口企业的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4.7%,占总体销售额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31个制造业大类里有21个行业的内销占比都在提升。 京东在这事儿上绝对是“带头大哥”。2024年4月启动的“出口转内销2000亿扶持计划”,直接给外贸企业开了个“绿色通道”。 临沂兴业陶瓷以前60%的产品都出口欧美,结果美国关税一涨,库存堆得比厂房还高。京东二话不说,把他们的“波西米亚风”盘子搬到京喜自营,11小时就爆卖9万件,4个月卖了20多万件,企业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60%;还有山东宏泰纸塑,本来出口的纸杯积压了2500万只,京东帮他们在国内市场50万单就清空了库存,连工人的饭碗都保住了 更绝的是京东在义乌搞的“厂货优选选品中心”,直接把5000多款外贸优品摆出来,扫码就能下单,3亿消费者分分钟把货抢光。 拼多多也没闲着,虽说Temu在海外被美国折腾得够呛,但国内主站的广告收入在2025年二季度同比增长13.4%,妥妥的“闷声发大财”。 淘宝天猫更直接,推出“外贸精选”政策,浙江双马塑业这种做了20年外贸的企业,当天入驻隔天就能上线,7天就成了品类热门,连半托管模式都用上了,企业专心做产品,平台负责搞运营,直接把美国市场的损失补了回来。 抖音更狠,推出支持计划17天就让外贸企业成交3.6亿元,一家箱包企业在抖音上销售额直接涨了30%。最绝的是百度的AI数字人直播,宁波丛绒服装用AI主播24小时不停播,6万件积压的美国订单库存,不到一个月就卖得干干净净。 华润万家这种传统商超也没落后,和深圳狂响科技、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一签约,首批外贸优品第二天就在龙岗布吉万象汇上架,什么出口服装、蓝牙音响,消费者抢得比打折促销还欢。 更厉害的是,华润万家直接和外贸企业联合开发自有品牌,广东中山的鱼排加工厂,以前专供欧美学校食堂,现在在华润万家的店里,家庭装鱼排配上中文标签和烹饪建议,分分钟成了爆款。 永辉超市也不甘示弱,把出口欧美的金枪鱼罐头改成家庭装,48小时就上架,6.6吨生姜4天卖光,连顾客都自发在朋友圈晒单支持。 政策支持更是“火力全开”。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直接给补贴,买2级能效家电补15%,1级补20%,最高2000元,2024年8月到2025年,消费者买了超1亿台以旧换新家电,光2025年就买了4000万台。商务部还搞了个“外贸优品中华行”,300多家外贸企业和360家采购商一对接,当场就签了6.8亿元的订单。这说明啥?美国人想卡脖子?门都没有。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增长11%,连农村网络零售额都涨了5.1%。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全中国人民一年买的东西,能把整个太平洋填满。 更厉害的是服务消费,餐饮收入增长20.4%,电影票房涨了82.6%,连新能源汽车都卖疯了,2024年出口突破200万辆,锂电池出口39亿个,创历史新高。 美国人可能到现在都没搞明白,中国市场早已经不是那个靠“低价走量”的时代了。京东、拼多多、华润万家这些企业,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航母级”的存在,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消费者的购买力,外贸转内销根本不是“被逼无奈”,而是“主动出击”。中国市场的潜力,美国人怕是永远都算不透了。
破案了!徐昕签广州4年B类合同,广东留回购权,他与杜锋关系并没那么僵徐昕申请交
【25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