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后,人们才知道上刑场前他回头在找什么! 他叫王孝和,24岁,上海人。 那天是1948年9月30日,临刑前,他眼神扫过围观人群,那一下回头。 被记者抓拍下来,成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最震撼的一幕。 要说王孝和的故事,得从头说起。他不是军人,也不是高官,是个标准的工人子弟。 他爸是轮船锅炉工,天天跟煤炭和蒸汽打交道,家里穷,但人正。 王孝和从小就知道,靠出卖力气换饭吃,没啥丢人的。 1938年,他考进了励志英文专科学校。 他见过太多工人被骂、被打、被开除,只因为多说了几句公道话。 16岁那年,他偷偷入了党,誓言写得干脆: “守纪律,组织利益第一。”他是认死理的人,说了就做。 1943年,他丢了邮局的铁饭碗,跑到杨树浦发电厂当抄表员。 别人以为他傻,他却说:“工人多,才有事干。”他搞读书会,传小册子,干得有声有色。 那时的他,还只是个小人物,但已经开始在工人中间扎根了。 真正让王孝和出名的,是1946年那场轰轰烈烈的电厂罢工。 九天八夜,他带着工人们守厂房、怼资方,连饭都是大家轮着做。 他主张“只发不修,只供不收”,让资本家进退两难,最后真就赢了。 可问题来了,赢了这一次,就等于把国民党的脸踩在地上。 他们开始盯上这个“带头闹事”的小子。 1947年,国民党强行改组工会,王孝和被逼退。 他不服,硬是靠着工人投票,又选了回来。 特务找上门来,劝他“识相点”,他回得干脆:“你们识相点才对。” 1948年初,“申九惨案”爆发,工人被打死,他第一个站出来,组织捐款、带黑纱、游行抗议。 他说:“工人是一家,有难一起扛。” 这样的他,当然不会被放过。 1948年4月21日,他刚上完夜班,走在去厂的路上,就被人拦住了。 是熟人,是“中纺十二厂”的工友。他没起疑,结果一进厂门就被特务绑了。 其实党早就通知他撤离上海,可那天交通员出事了,信没送到。 他就这样,孤身一人,被送进了特刑队。 接下来的几个月,是地狱。老虎凳、电刑、磨排骨……每一样都上了。 特务要他签“自白书”,他反骂:“我为2800名工人出头,有什么可自白的?” 后来开庭,法官让他认罪,他撩开衣服,露出满身伤疤,说:“这是你们的证据。” 6月28日,判死刑。9月24日,复审维持原判。 他知道自己活不成了。关在牢里,他写了三封遗书。 给难友:“为正义继续斗争!”给父母:“儿无憾。” 给妻子忻玉瑛,字最多,情最重:“孩子出生了叫佩民,你要替我告诉她,爸爸不是坏人。” 那时候,忻玉瑛正挺着大肚子去监狱探望,狱警不让见,她就站在门口喊: “王孝和,你要活着!” 9月27日,第一次押赴刑场,工人和家属在门口堵着,哭声震天,竟然让行刑被迫推迟。 9月30日,第二次押去。天刚亮,雾还没散。他拖着烂掉的双腿,一步步往刑场走。 临走前,他拒绝了“断头酒”,说里面有麻醉药,他要清醒着死。 他对着20多个记者大喊:“特刑庭不讲理,乱杀人!”有人拍下了他最后的样子。 就是那一刻,他突然扭头,望向人群。 没人知道他在找谁,直到多年以后,忻玉瑛才说: “我那天就在现场,肚子里是佩民。他在找我们娘俩。” 行刑时,他被绑在木椅上,枪没打中要害,刽子手直接一脚踩在他肚子上…… 他死了,年仅24岁。 1949年11月,上海万人为他举行追悼会,陈毅送了挽联:“为工人阶级牺牲。” 后来,他的骨灰从虹桥公墓迁到了烈士陵园。 提篮桥监狱那个刑场原地,立起了他的半身塑像。 他没见过小女儿佩民,但佩民一生都知道,自己的名字,是父亲临死前托付的。 1988年,江泽民题词:“不愧为优秀共产党员,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再后来,《铁窗烈火》拍了他,《不死的王孝和》写了他,可那一张照片,还是最打动人。 一个人,走向死亡的最后一秒,还在找心爱的人。
60多年后,人们才知道上刑场前他回头在找什么! 他叫王孝和,24岁,上海人。 那
动漫猫声控
2025-08-29 00:27:38
0
阅读:476
天道酬勤
革命先烈,有信仰的为国为民一批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