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时候,倪萍家里包括保姆总共五口人,但每次只做4份海参,保姆没份,倪萍的姥姥得知,将倪萍骂一顿,倪萍表示:海参太贵,而姥姥的一番话让倪萍恍然大悟...... 倪萍不是生在什么名门望族,她的起点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考进了山东艺术学院,后来一步步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了家喻户晓的“央视一姐”。 事业稳了,她在北京安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年迈的姥姥接来享福,为了让老人家得到最好的照顾,倪萍请了一位保姆,负责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这些家务活。 起初,家里氛围特别好,倪萍打心底里把保姆当自家人,保姆也住在家里,每天都和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和谐,直到一碗海参的出现。 姥姥身体需要滋补,尤其爱吃海参,倪萍二话不说,就去补品店给姥姥买最好的,要知道在九十年代,海参一点也不便宜,但为了姥姥,她从不心疼。 家里算上保姆一共五口人,可倪萍最初只让保姆每天做四只海参,这细微的差别,哪能逃过姥姥的眼睛,老人不动声色,吃完饭把倪萍拉到一边,轻轻询问倪萍,为什么只准备四份。 一句话问得倪萍答不上来,姥姥表示,还不如大大方方地摆在桌上,让大家吃得都舒心。 倪萍有点委屈,小声解释,海参太贵了,姥姥一听就笑了,饭桌上的人心要是散了,那才是千金难买的,家人的情分,比什么山珍海味都贵重。 姥姥表示,只有把人家真正放在心上,人家才会把这个家真正放在心上,这番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倪萍心里的那个小角落。 她一下子全明白了,这哪是海参的事,她以前总想着在待遇上对保姆不错就行,却忽略了这种最根本的尊重。 第二天,倪萍就告诉保姆,以后海参做五只,家里人吃什么,你就跟着吃什么,没什么两样,从那天起,保姆也开始和大家一起吃海参。 事情的变化简直是立竿见影,保姆干活比以前更卖力、更用心,她不再觉得倪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明星,而是真心实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家里的大小事务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有些事倪萍自己都忘了,保姆却记得清清楚楚。 这种信任是相互的。倪萍后来在节目里也坦言,保姆为这个家付出太多,值得这份尊重和信任。 除了存折密码,家里的事她几乎全权交给保姆打理,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默契。 倪萍也彻底变了,她会主动跟保姆分享好吃的、好用的,逢年过节还准备礼物,这种发自内心的接纳,让保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归属感。
马筱梅说,她不需要住家阿姨!她自己能照顾自己!她和汪小菲在北京的家是三室的,然后
【4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