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建舰这么久还不服役?其实说白了,是因为福建舰的技术问题,没办法直接服役。 过去辽宁舰是改装的,山东舰是摸着辽宁舰的路子造的,到了福建舰,直接跳过蒸汽弹射,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这步子迈得有多大? 2022 年6月17日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从那天起大家就一直关注着它什么时候能正式加入海军队伍,可如今快三年过去,福建舰却还在海试阶段,不少人心里都有疑问,为什么它的服役时间比之前的辽宁舰和山东舰要长这么多? 2012年9月辽宁舰正式服役,我国从此进入航母时代。 不过很多人知道,辽宁舰的前身其实是苏联的“瓦良格”号,我们是在原有船体基础上进行改装和升级的。 虽然也要解决不少技术问题,但毕竟有现成的框架可以参考,到了山东舰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因为它是我国真正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 山东舰在设计上参考了辽宁舰的经验,采用类似的滑跃起飞方式,虽然也是独立完成,但有前面的例子可以借鉴,所以从首次海试到服役用了1年多。 而福建舰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没有根据山东舰和辽宁舰的经验重新建造,而是直接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 福建舰跳过了蒸汽弹射这个中间阶段,直接用上了电磁弹射技术,这技术难度就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那电磁弹射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通过电力产生强大的磁场,推动舰载机在短距离内达到起飞速度。 这种弹射方式好处很多,既能灵活调节力量,适应不同重量的飞机,从战斗机到预警机都能弹,又能精准控制,还容易维护。 但它的技术复杂度也远超滑跃起飞,光是单次弹射瞬间需要的电力,就相当于一万个家庭同时用电的总量。 对于常规动力航母来说,怎么稳定供应这么大的电力,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我国的科研团队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研发出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把航母的动力和电力系统整合到一起。 这种技术上的创新,让福建舰成为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却能使用电磁弹射的航母。 不过新技术的成熟需要时间打磨,从海试情况就能看出福建舰的测试有多复杂。 福建舰到今年5月已经完成了8次海试,总时长达到117天,比前两艘航母的海试时间都长。 这是因为它要测试的系统更多更复杂,尤其是电磁弹射系统的测试,光是让不同机型适应弹射节奏就需要反复试验。 又专业人士预测按照目前的进展,福建舰很可能在年内正式服役,其实从时间线看,福建舰的进度已经很快了,但究竟什么时候能正式服役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后才能做出决定。 福建舰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让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国家。 所以它的每一次海试,都是在为我国航母技术的未来打基础,这些看似漫长的测试过程,都是为了让它在正式服役后能更可靠、更高效地执行任务。 看着福建舰一步步完成各项测试,我们其实也正在见证中国海军的历史性突破,短短十几年时间,我国已经走完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的航母发展路程。 福建舰的延迟服役,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解决不了,而是因为我们要确保每一项新技术都足够成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福建舰正式服役的消息传来时,它一定能以最好的状态,守护祖国的海疆。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2025-06-17——“三航母时代”近在咫尺 福建舰预测年内服役
官媒又在暗示“福建舰”即将正式服役了,会是9·3吗?距离“福建舰”第8次海试已经
【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