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乌克兰又不生产石油,为什么,俄军炸了三年半乌克兰能源设施,乌克兰石油就是耗不完?现在终于都明白了,一切都是利益,什么盟友啊,朋友啊!都是为了利益。 这两年印度在全球石油贸易里的操作,藏着不少 “门道”,它靠着从俄罗斯买低价石油,加工后再转卖给欧洲和乌克兰,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悄悄影响了俄乌冲突的能源格局。 很少有人想过,正是印度这套 “低买高卖” 的生意模式,让被俄军炸了三年半能源设施的乌克兰,始终没断过石油供应。 印度的算盘打得很精,俄罗斯因为受制裁,石油价格比国际市场低出不少,印度趁机大量进口,成了俄油的重要买家,这些低价原油运到印度后,经过本土炼油厂加工,摇身变成汽油、柴油等成品,对外包装成 “印度制造”。 这一步加工可不简单,既让石油的附加值翻了好几倍,还巧妙绕开了对俄石油的直接限制,毕竟从产品标签上看,已经看不出俄罗斯的 “出身”,出口时不会遇到太多阻碍。 靠着这套 “进口 — 加工 — 出口” 的流程,印度的炼油企业利润空间极大,这些 “印度产” 石油产品,大部分流向了能源需求旺盛的欧洲,还有一部分通过不太公开的渠道,悄悄送到了乌克兰。 要知道,乌克兰本身没有石油产能,能源设施又被俄军炸得七零八落,要是没有这些外来补给,石油早就耗光了,可印度的转卖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口,等于俄罗斯卖给印度的便宜石油,绕了一圈后,最终用在了和自己对抗的乌克兰身上。 面对印度的这番操作,最不满的就是美国,美国一直想通过限制俄油出口来压制俄罗斯,对印度大量买俄油的行为本就心存不满,如今看到印度还把加工后的石油间接卖给乌克兰,更是直接采取了强硬措施。 美国不仅威胁要制裁印度经济,还提高了印度石油产品的进口关税,但印度根本没打算妥协,对它来说,这笔生意的利润实在太高,就算和美国闹僵也不会轻易放弃,现在美印关系陷入紧张,核心症结就在这桩石油生意上。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两国名义上是盟友,印度却把从盟友那里来的石油,变相 “输送” 给了俄罗斯的对手乌克兰,放在以前,这种 “一边交好盟友,一边帮对手” 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但在利益面前,所谓的 “盟友情谊” 明显退了位。 印度一边维持着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确保能持续拿到低价油;一边又通过加工转卖,把石油卖到乌克兰和欧洲,既不得罪俄罗斯,又能从欧洲、乌克兰那里赚走真金白银,把 “利益最大化” 玩到了极致。 说到底,乌克兰石油 “越炸越不缺”不是什么奇迹,而是印度利益驱动下的必然结果,印度抓住了俄乌冲突带来的石油贸易空隙,靠着自己的生意模式,一边赚俄油的差价,一边间接帮乌克兰续上了石油供应。 在这场跨国交易里,所谓的立场、盟友关系都成了服务于利益的附属品,谁能抓住赚钱的机会,谁就能在复杂的地缘博弈里占据主动。
“炸!炸!炸!”当地时间2025年8月24日,俄罗斯迎来了黑暗一天,乌克兰武装部
【13评论】【3点赞】
一帆风顺
美欧最好是给乌克兰援助核武器,核平莫斯科兽人贼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