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李国庆与俞渝闹离婚。俞敏洪问他:“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李国庆摇摇头:“不是,但我以后不会再找商人,只找大学老师。” 半夜,当当网联合创始人李国庆,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最新状态。 文字讲述了他近期的“悲情”,他被妻子俞渝“驱逐”出当当的遭遇,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傻白甜”受害者的委屈,末尾不忘附上自己新创业项目“早晚读书”的推广链接。 这条看似寻常的动态,却未曾料到瞬间引爆了深埋湖底的核弹。 仅仅几分钟后,一个名为“俞渝”的账号,在李国庆这条朋友圈下,留下了一篇长达千余字、字字如刀的回复。 “李国庆,我要抓破你的脸!”开篇,彻底将这对电商界的明星夫妻,二十余年婚姻与创业历程中积累的所有不堪、怨恨与指控,赤裸裸地公之于众。 回望两人的起点,李国庆与俞渝的结合,曾是中国互联网创业史上的一段佳话。 1996年,北大才子李国庆在国内图书出版领域初露锋芒,怀揣着网上书店的梦想却苦于资金匮乏。 在赴美寻求融资期间,他邂逅了在华尔街金融圈崭露头角的俞渝。 彼时的俞渝,聪慧、果决,拥有李国庆急需的资本视野与国际人脉。 商业理念的契合与相互欣赏,让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相识仅三个月便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三个月俞渝怀孕。 孩子一岁多时,两人共同创立了当当网,切入图书电商这片蓝海。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紧密捆绑着商业利益与共同创业的雄心。 创业初期,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李国庆凭借在国内出版界积累的资源和人脉,负责内容整合与供应商关系, 俞渝则发挥金融专长,主导融资、财务及公司战略。 这种“男主内、女主外”的模式,在当当网最初发展阶段发挥了巨大效力。 在2010年,两人成功将当当网推向纳斯达克,成为“中国亚马逊”的耀眼新星。 上市后,夫妻二人身价飙升至十亿美元级别。 这段从无到有、并肩作战的经历,本应是婚姻最坚实的基石。 然而,巨大的成功背后,权力与理念的分歧早已滋生。 上市后,关于公司控制权开始了分歧。 据李国庆事后多次公开表述,俞渝曾提议调整股权比例,暗示李国庆可以占更多股份,理由是“没有你就没有当当,没有我可以有当当”。 然而,李国庆出于对夫妻情谊和共同创业的珍视,坚持“一人一半”的平等原则。 这一决定,日后被他反复称为“最大的坑”和“傻白甜”的证明。 更致命的转折发生在两人商议为儿子预留股份时,双方同意各自拿出20%股份转入儿子名下。 然而,李国庆事后惊觉,儿子名下的40%股份实际由俞渝代持。 这一操作,也为日后李国庆被彻底“扫地出门”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间推移,李国庆与俞渝在公司发展战略上的分歧日益尖锐且公开化。 李国庆视当当网为毕生事业,倾向于深耕图书、稳扎稳打,甚至带有某种文化理想主义情怀。 而俞渝则更注重商业效率和资本运作,主张寻求变现机会,包括考虑出售当当网。 这种“立业”与“变现”的根本性矛盾,使得公司决策层陷入持续内耗。 矛盾终于在2018年前后彻底爆发。 俞渝联合董事会其他成员,以李国庆“言论不当”、管理风格不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等理由,逐步剥夺了李国庆的管理职权,最终将他彻底驱逐出当当网的管理层。 这一过程被李国庆形容为“逼宫”,并在后续的公开访谈中反复渲染自己的悲情与无辜,塑造被妻子和合作伙伴背叛的受害者形象。 然而,俞渝长期以来的隐忍,在2018年那条朋友圈下得到了释放。 她的控诉长文,不仅是对李国庆“悲情叙事”的全面反击,更揭示了这段婚姻关系中长期存在的、远超商业分歧的深层裂痕。 情感背叛、家庭责任缺失、乃至对彼此人格的彻底否定。 李国庆随后的回应显得苍白无力,未能正面回击俞渝的核心指控,仅强调已提出离婚但遭俞渝以“感情未破裂”为由拒绝,并含糊地威胁握有俞渝“在国外当小三”等黑料。 这种避重就轻的态度,加之其过往在公共场合的诸多争议言行,使其公众形象一落千丈。 俞渝的控诉,无论最终法律如何认定,其杀伤力在于它彻底解构了李国庆试图维持的任何正面人设,将一个在婚姻、家庭、商业伙伴关系中可能存在的自私、混乱、不负责任的形象,赤裸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两人共同创立的当当网品牌随后被卷入舆论漩涡,公司形象严重受损。 更深远的是,它彻底摧毁了李国庆俞渝这对“创业夫妻档”曾经的光环。 李国庆反复强调的“夫妻店是最大坑”,俞渝控诉的“二十年绑架”,都指向了商业利益与个人情感、家庭伦理之间难以调和的冲突。 在光鲜的财富与成功背后,人性的复杂与关系的脆弱,往往超乎想象。 主要信源:(东方财富网——决裂!俞渝深夜爆料怒撕李国庆!)
2018年,李国庆与俞渝闹离婚。李国庆问21岁的儿子李成青:“爸妈离婚,你跟谁?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