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终于明白为什么哈萨克斯坦也销毁了自己的核武器,却没人说他败家?原来如此,核心就是因为它挨着新疆!中国是绝不会允许哈萨克斯坦,像乌克兰一样被欧美进行颜色革命的。更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中哈友好关系,包括哈萨克斯坦。 同样弃核,乌克兰成了“笑话”——2014年丢克里米亚,后续常年乱,被骂“自废武功”;哈萨克斯坦扔了1410枚核弹,却没人说败家,反而成了中亚稳定标杆。 核心原因就一个:它紧挨着中国新疆,中国绝不让它走乌克兰的路,被欧美搞颜色革命。 1991年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被动”成了全球第四核国家,继承1410枚核弹。 可这核力量是烫手山芋:刚独立的它没完整工业,核弹是苏联“二手货”,造不了也修不了,单枚年维护费几百万美元,而当时它GDP不到200亿美元,根本扛不住。 更尴尬的是有弹没法用——没远程投射导弹,核指挥系统攥在former苏联专家手里,就是个摆设。 更糟的是核污染。 苏联在哈萨克斯坦建了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1949到1991年炸了456次,3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辐射,当地百姓患癌率飙升,政府年掏几十亿清理,这哪是核力量,是“核麻烦”。 哈萨克斯坦没犹豫,1991年关了核试验场,1992年跟美俄签《里斯本议定书》承诺弃核,1994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这操作像南非1993年弃核——当时南非刚结束种族隔离,6枚核弹维护费高还影响形象,弃核后获援助成非洲稳定支柱,俩国都算清“留核不如弃核”。 可乌克兰就惨了。 它继承4355枚核弹,弃核后《布达佩斯备忘录》成废纸,2014年克里米亚被占,求美欧帮忙,只换来口头谴责。 因为它弃核没谈妥保障,还一门心思想靠西方,得罪俄罗斯又没获实际支持,成了博弈牺牲品。 哈萨克斯坦没犯这错,它知道自己北接俄、东靠中国新疆,1996年跟中俄等建“上海五国”,后成上合组织,成安全“压舱石”。 中哈1700多公里边境,1993年划定、1995年勘界,中国还帮它升边境监控、搞反恐演习,不让西方借它乱新疆。 2022年1月,哈萨克斯坦因液化气涨价乱了,阿拉木图政府楼被烧、机场被占,集安组织48小时内出兵,俄直接出手,中国跟俄发声明反对颜色革命,4月中哈外长会再重申立场,这是乌克兰没的“支援”。 中哈经济也绑得紧。 中哈油气管道年输气占中国需求30%,2023年中欧班列经哈超1.6万列(占过境新疆80%以上),2024年贸易额破300亿美元,中国买它石油铀矿,还帮建风电、设车企,这种“一荣俱荣”,谁都不让对方乱。 哈萨克斯坦也没偏科,跟美有合作——美资占它能源产业半以上,1996年帮它入WTO,还跟欧盟谈投资环保,但没跟任何一方绑死,靠“多平衡”找空间。 2022年骚乱后,托卡耶夫免了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职、抓其亲信,纳氏家人离境,后来托卡耶夫提“新哈萨克斯坦”计划、修宪削纳氏特权,但对外仍跟中俄交好。 说到底,哈萨克斯坦弃核不挨骂,是摸准了地缘——挨着新疆,中国要稳定邻居保西部安全和能源,俄要安稳“后院”,有俩大国撑着,弃核更安全。 不像乌克兰靠西方,最后乱了自己。 这也说明,小国看清位置、搞好邻里,比攥着没用的“硬家伙”管用。 哈萨克斯坦与乌克兰的弃核境遇,本质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选边”与“平衡”的生存课。 哈萨克斯坦紧临中国新疆,借中哈边境稳定、能源绑定与上合组织安全框架,把地缘劣势转化为“双保险”。 乌克兰盲目倒向西方,既丢了俄罗斯“后院”信任,又未获西方实质保障,最终陷入动荡。 这背后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逻辑:对小国而言,“硬实力”≠安全感,精准锚定地缘价值、维系关键邻国关系才是根本。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稳定支持,既是维护西部边境安全与“一带一路”畅通,也是对“互利共赢”周边外交的实践。 反观乌克兰的教训,也警示小国:脱离地缘实际的“选边站”,往往会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稳定的邻里关系远比虚幻的外部承诺更可靠。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日本不承认中日联合声明,外国网友评论。网友说:中国承诺不先使用核武器,但应该对鸦
【56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