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情绪价值不累,提供情绪服务才累。 很多人,提到情绪价值就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

执笔画卿颜 2025-08-23 04:51:33

提供情绪价值不累,提供情绪服务才累。 很多人,提到情绪价值就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提供情绪价值,就意味着自我的消亡。我们必须压抑内心想法,通过猜测对方意图,巧妙绕过对方防御,像解一道难解数学题一样,给予对方恰到好处的回应。 只可惜,这种自鲨式的方式,并非提供情绪价值,而是在提供情绪服务。 我们不过是将自我客体化,放在了低人一等的位置。如同情绪垃圾桶般,包容被服务者的炫耀欲,说教欲,优越感等等。以至于每次和对方聊完,都感觉到一种深深的被掏空,被使用的感觉。 甚至是,如果内心本就有缺失,还会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投射。将自我不接纳,认知系统失调导致的情感错误联结方式试图和对方链接,在权力斗争下,变成一场控制游戏。也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在提供服务,但根本目的不过希望别人“闭嘴”。别人的情绪非但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更糟,只是潜意识满足自己充当合格安慰者的角色。 哪怕一些真正的“高情商”选手,能够用理智去权衡,克制,给出实打实的情绪服务,说的话每句都说到点子上。但这些看似美好的价值假象,也极其脆弱。 毕竟当你一开始试图在关系里竭尽全力扮演完美客体的角色,对方的期待会拉高,沉溺,更会欲求不满。而一旦你想在关系里做回自己,想要放松,关系立马变味,被服务者过去被拉高的阈值就会立马敲响警钟,给你差评。 所以,真正的情绪价值,重点不在于情绪,而在于价值。这里的价值,不是等价交换的价值,而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而关系里的情绪价值,着力点也从来都不是你能制造多少价值,而在于能承接多少情绪。 真正能给出情绪价值的人,是一个拥有自我价值感的人。由于人格发展已经成熟,拥有稳健的自我同一性和自尊稳定。这样的人,在关系里就不太会受到对方影响,也意味着他能极大地充当一个情感陪伴者的角色。 她根本不需要刻意做些什么,奉献些什么,只需要在对方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将自己的心理容器允许对方暂时安放,如其所示地接纳别人情绪,就能给另一个人极大的安慰,建立真实,深刻的链接。 同时,她又像一颗稳定的恒星,真实,自洽,在别人心理系统卡顿时,愿意发自内心去鼓励,肯定别人,不集中在缺陷系统,而聚焦在资源系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悟去影响别人,去产生情感共鸣。 一个人,只有爱真实的自己,才会拥有一段真实的关系。而别人,才会爱上这个真实的你。

0 阅读:10
执笔画卿颜

执笔画卿颜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