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儿子参加模特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主办方承诺给予一辆车,结果父亲却背上了17万

鱼星语聊社会 2025-08-22 23:19:48

郑州,儿子参加模特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主办方承诺给予一辆车,结果父亲却背上了17万债务。后来找主办方协商,对方说:“你当时签的是代偿协议,我们都帮你还了那么久,现在还不起了,该你自己还。”

张先生的儿子长得高挑帅气,参加了当地的模特大赛。经过多轮角逐,最终获得了一等奖,主办方承诺的奖励——一辆车已兑现。当时,儿子抱着张先生高兴地说:“爸爸,这辆车你就开吧,就算我奖励你的礼物。”观众都拍手叫好,觉得张先生的儿子优秀又有孝心。

之后,张先生去领车,主办方却说:“你先签一份协议,我们再把车给你。”张先生一看是代偿协议,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员解释道:“这辆车是贷款买的,但费用不由你来出,而是我们主办方来出。”张先生迟疑了一下,但觉得这么大的主办方不可能不偿还车贷,再加上一时高兴,便直接签了字。

车子开回来后,张先生一直正常使用,期间没出现什么波折。但最近,有车商给张先生打电话,让他还款,这才让他最初的担心成了现实。其实当时张先生就怕主办方不偿还车款,最后落到自己头上,只是看在是儿子获得的一等奖奖励,又信任主办方,才签了字。

如今,主办方确实没再还款,车商便找到了张先生,要求他继续还款。张先生很不乐意:“这不就成了我自己买车了吗?儿子获得一等奖还有什么意义?”车行表示,还有17万的贷款,无论哪方还,都必须还,否则就要收回车辆。

后来得知,主办方之前一直在还贷款,但前两个月不知为何停了,还不上了,因此贷款最终落到了张先生头上。张先生摊上这种事很无奈,便找到调解员帮忙。

调解员联系车行,询问情况,并称这个事情与张先生没有关系,是车行和主办方之间的问题。对方也承认事情确实与张先生无关,但也很委屈:当时主办方让他们帮忙赞助,承诺可以帮他们卖十辆车,结果一辆都没卖出去,他们觉得亏了。

但不管车行亏不亏,事情终究与张先生无关,可他偏偏签了代偿协议,当时真不该签。不过张先生也退了一步,表示现在车是不是自己的没关系,即便对方拿回去也无所谓,但必须把这17万贷款处理掉,否则自己寝食难安。

对方承诺会协助处理,但没说具体怎么处理。不过张先生也明确表示,如果对方依然要让自己还贷款,他将起诉主办方和车行。

网友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说这个事情与张先生无关,他完全可以不管;另一派则说张先生签了代偿协议,没办法,黑字白字显示他是车贷的负责人,肯定要负责。

1、张先生签的代偿协议有效吗?

根据《民法典》,有效民事法律行为需行为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张先生若签字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愿签署,协议内容也合规,协议通常有效。

但要是能证明工作人员故意隐瞒主办方可能不还款等关键事实,误导张先生签字,使他产生重大误解,那协议效力就存疑。

张先生本是信任主办方,以为是儿子获奖的荣耀馈赠,谁料成了债务枷锁。

2、主办方不还款,张先生必须承担还款责任吗?

一般按协议,主办方不还,张先生要担责。可要是能证明主办方欺诈,比如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款却哄骗张先生签协议,或者主办方与车商恶意串通坑害张先生,依据法律,张先生就能主张免责。

要是还有证据表明主办方曾明确承诺承担全部还款责任,且该承诺是协议一部分,张先生也能抗辩不独自担这17万债务。

3、张先生如果起诉主办方和车商,有多大胜算?

胜诉关键看证据。张先生若能拿出主办方违约(不按约还款)、欺诈的有力证据,以及车商明知主办方有问题还向他追债的过错证据,胜诉可能性就大。

比如保留好代偿协议、与主办方沟通还款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以及主办方承诺卖车却未兑现的相关证据等。

法律讲证据,张先生只要积极收集证据,就很有希望摆脱这不合理的债务,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家觉得这17万该不该由张先生的父亲来还?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河南民生频道8月20日报道。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鱼星语聊社会

鱼星语聊社会

专注于社会频道,关注你的关注,欢迎顺便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