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要分清楚寒热,血糖才能降下来。 门诊有个东莞的糖尿病患者,天天喊上火,口

向薇谈养 2025-08-22 22:45:08

糖尿病要分清楚寒热,血糖才能降下来。 门诊有个东莞的糖尿病患者,天天喊上火,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经常牙齿松动牙龈浮起来,就自己买了清热泻火的药吃,结果越吃人觉得越乏力,身子也越来越怕风。一看她的舌苔:舌体胖大,边缘全是齿痕,舌头底下的血管紫暗,这哪是什么上火? 这是体内寒邪太重,把仅有的一点阳气逼到了头上,就像烧火的炉子被泼了冷水,火苗反倒“噌”地往上窜。像这种假热,我给她得熟地、肉桂、山茱萸这类药“引火归元”,把浮在上的热拉回丹田,火下去了,溃疡消了,血糖就稳下来。 还有个厦门的患者,大夏天穿毛衣,说自己冷得要命,可一摸他手、脚,还是温暖的,精神头足得很,一点不像阳虚的人。问诊后才知道,他脾气急,爱生闷气,肝就像被堵住的水管,气机郁在里面,形成了“内寒”。 这种假冷,要是盲目用鹿茸、人参温补,就像给堵住的水管增压,只会越堵越厉害。我用张仲景的四逆散,先把肝气给他疏通了,让郁在里面的寒散出去,接着疏通脾胃,因为肝堵了,脾胃也会堵了。现在气血能通了,上次过来复诊,不仅怕冷的毛病没了,血糖也完全正常了。 为什么治糖尿病辨寒热如此重要?因为中医讲糖尿病为消渴,但不是所有消渴都是同一个证型。有的人寒太重,阳气就弱,代谢变慢,血糖难降;有的人热太盛,津液被耗,口干多饮,病情缠绵。 最麻烦的是寒热夹杂、上热下寒、外热内寒。 有些人上面口腔溃疡,下面手脚冰凉,这时候用凉药伤脾胃,用热药火上浇油,必须调平衡才行。若本身是寒底,却用了清热的方子,只会让脾胃更虚,血糖怎么可能稳?人体是活的,病情是变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按照教科书,哪有一个方子治百病的道理? 糖尿病调治,就像给植物浇水:旱的地方要补水,涝的地方要排水,不能一刀切。血糖高只是表象,身体的失衡才是根源,所以门诊的每个患者,我都会望闻问切,问生活习惯,问饮食习惯,最后才能精确辨证,给出正确诊断,开出合适处方。 说到这也许就有人说,开方有什么难的?当然不是了。就像四逆散,看似简单的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有的人要加芍药,有的人要减枳实,全看体质。熟地、肉桂虽能“引火归元”,但痰湿重的人用了,反而会“闭门留寇”。 最难辨的就是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因为真寒假热也会有舌苔白腻却舌尖红,真热假寒也会有舌红苔黄却四肢凉,这才是中医初学者栽跟头最多的地方。对身体最负责的态度,就是不盲目、不跟风,治病找对医生,才能少走弯路。

0 阅读:532
向薇谈养

向薇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