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个263斤的大哥,花了两万多请9个轿夫把他抬上峨眉山,去财神殿拜财神,他

栗頿聊 2025-08-22 15:12:32

四川,一个263斤的大哥,花了两万多请9个轿夫把他抬上峨眉山,去财神殿拜财神,他花钱圆梦,轿夫养家糊口,两边都高兴,何错之有?   峨眉山景区最近发生了一件事,一位体重263斤的男性游客,雇用了九名轿夫,完成了一趟非比寻常的山路旅程,目的地直指半山腰的财神殿。   可能对于这位大哥来说,登山是一个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决定雇佣轿夫替他完成这段艰难的山路。没想到的是,这件事迎来了一大泼人议论。   大哥来自江浙一带,想去峨眉山的财神殿拜拜,然而由于自己的体重问题,他知道单靠自己徒步上山会非常吃力,甚至可能对膝盖造成伤害。于是,他选择了寻求传统的滑竿服务。   不过,普通的滑竿显然无法承载他的体重,经过协商,他和轿夫方先生达成了协议,特制了一顶大轿子,确保他可以顺利上山。   为了确保安全和顺利完成这趟旅程,方先生安排了9个轿夫轮流抬行,每四个人一组,既可以保持体力,又能确保全程的安全。轿夫们互相喊着“嗨哟”,在路上彼此鼓励,而游客也积极响应,气氛十分热烈。   虽然全程长达42公里,耗时10多个小时,但这位游客心情愉快,特别是当途中下起小雨时,他还坚持拒绝了轿夫为他撑伞的好意,显示出他随和的一面。   这次特殊的滑竿服务,总费用为22100元,其中包括了原定的21200元服务费用以及游客临走时给每位轿夫的100元小费。这个价格对于峨眉山的常规滑竿服务来说,显得相当昂贵。   通常,短途的滑竿服务大约是3公里,价格在480元左右,而这次的服务,每公里的费用高达526元,几乎是普通服务的三倍。   而且,相比于去年曾有位180斤的游客只花了3000元,这次的22100元无疑显得格外特别。   对于轿夫们来说,这份收入无疑让他们欣喜不已。每位轿夫的收入都超过了2000元,相当于平时做10次普通短途服务的收入。   虽然体力劳动非常辛苦,甚至有轿夫表示“胳膊酸了三天”,但他们觉得这一趟赚得值,而且很期待能接到更多类似的大订单。   对于这些主要靠抬滑竿为生的轿夫来说,这项工作不仅是他们的生计来源,也是他们的传统职业。   这个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部分网友认为,这位游客花这么多钱,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奢侈愿望,有些“有钱任性”。他们觉得这样的大手笔消费好像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觉得把体力劳动变成“表演”会让人不舒服。   然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表示,这不过是一场双方自愿的交易,游客花钱购买服务,而轿夫通过体力劳动换取报酬,双方达成了互利共赢,没有什么不妥。而且,这位游客对轿夫的关照和慷慨的小费,也让大家觉得他是个很有好人品的人。   轿夫们自己倒觉得这次经历非常顺利,不仅收入丰厚,而且大家都很开心。游客的开朗和随和让他们在劳作中充满动力,也没有觉得这是一种不合适的行为。   毕竟,只要双方都感到愉快,互相尊重,何错之有呢?   对于峨眉山的旅游业来说,这样的定制化服务也是对传统职业的一种创新和适应。轿夫们大多是当地的山民,抬滑竿既是他们的职业,也是维持生活的主要方式。   景区对轿夫的管理也很规范,确保了服务的安全和质量。这种传统的体力劳动与现代消费需求结合,显然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   游客最后表示,明年5月以后他还会来峨眉山,到时候会提前联系方先生,准备一顶更大的轿子,期待再次体验这样的服务。方先生也答应了游客,并希望下一次能给他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体验。   这次事件虽然引发了不同的声音,但它呈现的却是现代社会中消费者与劳动者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和互惠的关系。游客通过花钱满足自己的梦想,轿夫则通过体力劳动养家糊口,双方都从中获得了满意的回报。   或许,这样的服务虽然在价格上有所不同,但它本质上不过是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双方心意的交易。

0 阅读:22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