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8月21日晚发文写道:“台湾当局今日公布2026财年预算案,其中防务开支(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8-22 10:03:10

赖清德8月21日晚发文写道:“台湾当局今日公布2026财年预算案,其中防务开支(按北约定义)占GDP的3.32%。台湾在加强自卫能力、维护区域和平方面,立场坚定。” 根据台湾当局公布的2026财年预算案,防务开支总额达9495亿元新台币,占预测GDP的3.32%。这比2023年的防务预算5863亿元新台币(占GDP约2.2%)有了显著提升。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还包含了“退辅会”和“海巡署”的支出,统计口径的扩大让数字看起来更唬人。 国际对比一下,北约成员国中,波兰的防务开支占GDP的3.9%,芬兰为2.4%,而德国和意大利分别只有1.5% 和1.6%。台湾的3.32% 超过了许多北约国家,可这就能说明台湾的防御能力更强吗?未必。波兰的高防务开支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缘位置,而台湾的情况截然不同。 更讽刺的是,台湾的债务问题日益严重,2023年债务占GDP的 27.66%,而 2026 年预计举债总额达4000亿元,这相当于把钱从左口袋掏出来塞进右口袋,还美其名曰 “加强自卫”。 再看看钱花到哪儿了,2026 年的防务预算中,“国防特别预算”编列 1868亿元,主要用于新式战机采购和海空战力提升计划。其中,F-16V 战机的采购成本高达每架 40 亿元新台币,接近 F-35 的价格,可交付却多次延迟。台湾已经支付了1200亿元新台币,却连首架战机都没看到,这简直是“付了钱却拿不到货”的典型案例。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台军内部还曝出装备短缺的问题,连防毒面具、帐篷等最基础的装备都紧缺,这钱到底是花在了刀刃上,还是掉进了“军购黑洞”? 台湾的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2025年下半年经济增速预计骤降,2026 年增长率仅为 2.81%,而防务预算的大幅增加无疑会进一步挤压民生和经济建设支出。台湾《经济日报》就曾批评,赖清德的做法是“让岛内财政雪上加霜”,既无经济效益,还严重排挤社福及经济建设支出。想想看,当年轻人为房价、就业发愁时,当局却把钱大把大把扔进防务预算,这不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而是“大炮一响,民生遭殃”。 而且,台湾的防务预算增加可能引发区域紧张升级。大陆近年来多次进行模拟封锁高雄港的演习,而高雄港承担着台湾57%的海上贸易和大部分能源进口。一旦真的实施封锁,台湾的经济命脉将被掐断,这可比几架战机、几艘军舰的威胁大得多。赖清德的防务预算增加,看似是在“加强自卫”,实则可能把台湾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台湾民调显示,民众最关心的是经济、房价和就业,而非防务。赖清德的预算案显然与民众的实际需求脱节。更讽刺的是,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依赖全球供应链,若因防务预算增加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可能影响其经济命脉。毕竟,台积电的芯片制造离不开稳定的国际环境,而不是几枚导弹的威慑。 赖清德的防务预算案看似强硬,实则是一场政治表演。它既无法真正提升台湾的防御能力,又会加剧财政负担和区域紧张,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正如台湾媒体所言,这是“把台湾绑上‘台独’战车”,是对民众安全与利益的背叛。在两岸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这种“以武谋独”的行径,不过是蚍蜉撼树,注定徒劳无功。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