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参谋长刘亚楼:从樵夫之子到林彪口中'顶三个参谋长'的传奇战将

小史论过去 2025-08-21 12:30:39

1946年,刘亚楼当上了参谋长,办事雷厉风行,不怕得罪人。 刘亚楼出生在福建武平一个普通樵夫家庭,早年丧母,被过继给同族兄弟,改名刘振东。家人勒紧裤带供他读书,从私塾到小学,再到中学。但社会乱成一锅粥,军阀打来打去,他没读完中学就辍学回家,当了崇德小学的教员。校长刘克模是共产党员,带他接触革命思想,他就加入共产党,改名刘亚楼。1929年,他参加红军,从班长干起,很快就升到排长、连长、营长。他参加过多次反围剿战斗,在黄陂阻击战中腿部受伤,还坚持打到最后。长征时,他任师政委,参与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行动。1936年,他进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后来当教育长。 1938年,刘亚楼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克服语言关,毕业后在苏军实习,参加卫国战争。他分析德军进攻路线,判断从白俄罗斯方向推进,虽然没被采纳,但后来证明正确。斯大林想留他,给高官厚禄,他拒绝了,坚持回国。1942年,他以少校身份在苏军作战,表现勇猛。1945年,他随苏军进入东北,对日作战,后在大连见到罗荣桓,请求回国工作。罗荣桓推荐他,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从此,他和林彪、罗荣桓并称“林罗刘”,在东北战场上发挥关键作用。 刘亚楼早年和林彪就有交集。1930年,林彪到红12军视察,看到年轻营长刘亚楼讲话,印象深刻。长征中,他们再次合作,在抗大时,刘亚楼助林彪教学。在苏联,两人讨论战争格局。林彪回国时,斯大林也想留他,但林彪同样拒绝。毛主席赞林彪军事能力,说如果有五百个林彪,早把日本人赶走。但林彪却说刘亚楼是天生军事家。刘亚楼到任那天,林彪破例在门口迎接,握手说你顶得上三个参谋长。 1946年,刘亚楼上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当时部队参谋力量弱,他马上办训练班,从基层选干部,培训后补充司令部。他翻译苏军条令,教大家严谨作风。兼任航空学校校长,到苏军要设备,建东北老航校。他在三下江南战役中,指挥部队迷惑敌军,制造假象。四保临江时,部署阻击,迫使国民党转守势。一次,东北局机关转移,他检查行李,只准带必需品,发现有人多带,就当场批评,不留情面。1947年夏秋冬攻势,他助林彪拟计划,指挥突袭,坚持意见不怕顶撞。 刘亚楼作风雷厉风行,得罪人也不怕。比如,他骂犯错的人,部队流传“死不怕,就怕雷公训话”。但他只对错误发火,对战士亲切。他和林彪关系近,林彪寡言少语,别人不敢多说,刘亚楼却能管。林彪称他顶三个参谋长,工作上投契,生活上也算朋友。叶群后来当林彪办公室主任,拦别人,但对刘亚楼例外,用代号103,直接让进。 1948年,辽沈战役中,刘亚楼助林彪决定打锦州,指挥部队假向长春集结,然后突袭锦州,31小时拿下。平津战役,他任天津前线指挥,提出方针,北门炮轰迷惑敌军,三门同时进攻,29小时全歼守军。一次,林彪和叶群争执,林彪动马鞭,别人不敢劝,刘亚楼上前制止,劝解后,林彪接受批评,从此没再动手。叶群感激他,所以后来对他客气。 建国后,刘亚楼继续空军工作,建立学校,参与抗美援朝,指挥击落敌机。1965年5月7日,他在上海病逝。他的事迹显示,一个参谋长如何通过雷厉风行,推动部队发展。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