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为中国辩护,指责印度是“二道贩子”,印度网民气得直跳脚 最近国际舆论场里

兰亭说事 2025-08-21 11:19:24

美财长为中国辩护,指责印度是“二道贩子”,印度网民气得直跳脚 最近国际舆论场里炸开了锅!美国财长贝森特在采访里突然 “画风突变”,不但没像往常那样挑中国毛病,反而替中国说了句公道话,转头却把印度骂成 “二道贩子”。这事儿可把印度网民气坏了,社交媒体上全是抗议声,连不少印度议员都跳出来指责美国 “双重标准”。 咱先把事儿说清楚。2025 年 8 月 19 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 CNBC 采访时,突然火力全开怼印度。他说印度在俄乌冲突期间 “吃相太难看”,战前从俄罗斯买的石油还不到 1%,现在一下子涨到 42%,摆明了是低价囤俄油、加工后高价转卖欧洲,靠 “印度式套利” 赚差价。 他还特意对比中国,说中国战前从俄罗斯进口 13% 的石油,现在才涨到 16%,主要是自用,不像印度专门倒腾。这番话一出口,印度网民瞬间炸锅,有人在推特上用印地语大骂 “美国佬没资格教训我们”,还有人翻出美国自己从印度进口药品、农产品的旧账,质问 “到底谁在薅谁的羊毛”。 说实话,贝森特这话虽然难听,可还真有点道理。印度这几年确实把 “中间商赚差价” 玩得炉火纯青。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能源限价禁运,俄罗斯原油价格暴跌,印度趁机大量买入,把孟买的炼油厂开足马力加工,然后把成品油卖到欧洲。 据路透社的数据,印度 2024 年靠转卖俄油净赚了 230 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进账 6300 万美元。更绝的是,印度还把部分俄油掺进中东原油里,伪装成 “混合油” 出口,连欧盟的制裁都能绕过。这种操作,搁谁眼里都得说一句 “太精明”,可美国为啥偏偏这时候跳出来骂街? 这就得说到美国的 “小算盘” 了。表面上看,美国是气印度削弱了对俄制裁效果,实际上是自家利益被触动了。首先,印度转卖的成品油抢占了美国能源企业的市场。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本来想趁欧洲能源危机大赚一笔,结果印度低价油一涌进来,欧洲买家纷纷转向,美国原油出口量在 2025 年上半年暴跌了 18%。 其次,印度的套利行为让美国的金融制裁打了折扣。俄罗斯通过印度的转口贸易,变相维持了能源收入,这让美国 “切断俄战争资金” 的计划落了空。更关键的是,美国正推动全球 “去美元化”,印度却用美元结算俄油转卖,等于间接巩固了美元地位,这让美国左右为难 —— 既想制裁俄罗斯,又不想便宜印度。 再看看中国这边,贝森特为啥突然 “嘴软”?这里面学问大了。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确实在增加,但主要是为了能源安全。 而且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交易大部分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2025 年上半年本币结算比例超过 90%,这就让美国没法用美元霸权卡脖子。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稀土、5G 等关键领域卡住了美国的脖子,美国要是敢对中国能源进口动手,保不准中国会在稀土出口上反制。所以贝森特只能捏捏鼻子认了,还得找补一句 “中国情况不同”。 印度网民的愤怒其实也能理解。莫迪政府这几年一直想当 “全球玩家”,又是买俄罗斯 S-400 导弹,又是跟美国搞 “印太战略”,结果两头不讨好。美国这边,特朗普政府刚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 25% 关税,总税率达到 50%,直接冲击印度纺织、制药等支柱产业。 印度对美出口的 60% 都是纺织品,50% 的关税一加上去,一件印度产的 T 恤在美国价格能翻一倍,美国消费者不买账,印度工厂就得倒闭。那边俄罗斯也没闲着,普京 8 月访问印度时,明里暗里敲打印度 “别太贪心”,暗示俄油供应可能会调整。印度这下算是尝到了 “两头吃瘪” 的滋味。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这招 “套利” 也不是长久之计。首先,欧洲已经开始反制。欧盟 2025 年 7 月宣布对印度成品油加征 15% 关税,理由是 “印度油含有俄罗斯成分”。其次,美国的制裁大棒悬在头上,印度对美出口的 874 亿美元商品里,有 60% 都是受关税影响的品类,像珠宝、家具这些。 更要命的是,印度国内经济一团糟 —— 卢比贬值 9%,外资连续 5 个月净流出,再加上高关税导致的出口萎缩,印度 2025 年 GDP 增速可能跌破 4%。这时候美国再火上浇油,印度网民能不跳脚吗? 这场风波背后,其实是大国博弈的缩影。美国想维护霸权,就得打压那些 “不听话” 的盟友;印度想投机取巧,结果被现实狠狠打脸;中国则稳坐钓鱼台,用实力证明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贝森特的一番话,说白了就是美国在警告印度:“别以为能在我眼皮底下薅羊毛,不听话就收拾你!” 而印度网民的愤怒,既是对美国霸权的不满,也是对自家政府战略失误的无奈。 这场 “口水战” 远没结束,接下来就看印度是继续硬刚,还是低头妥协,而中国,估计又得在这场乱局中默默收割一波 “稳定红利” 了。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