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奥运冠军陈若琳被亲生父母抛弃,被舅舅养大,当她斩获22个世界冠军后,

碑刻春秋 2025-08-21 10:30:18

1995年,奥运冠军陈若琳被亲生父母抛弃,被舅舅养大,当她斩获22个世界冠军后,亲生母亲却找上了门,但陈若琳的举动让人意外。 陈若琳有个哥哥,童年生活要比她幸福得多,3岁那年,陈若琳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哥哥跟随母亲去了加拿大,有着母亲的宠爱,衣食无忧,也不缺爱。 年仅3岁的陈若琳成了“孤儿”,虽然有父母,却和没有一个样,娘不疼,爹不爱,都将她视为累赘。 多年之后,陈若琳成为了奥运冠军,原本在加拿大定居的母亲,却突然找上门了,一脸的忏悔之意,表示想要弥补心中的亏欠。 “若琳,当年的事情,是妈妈对不起你,可你要明白,妈妈就是一个女人,养两个孩子,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看到你取得成功,妈妈真心为你高兴,这么多年你受苦了。” 陈若琳以为自己再见到母亲时,内心会毫无波澜,母亲一走多年,对自己置若罔闻,自己不是早就习惯了“母爱缺失”吗?为什么心里还会闷闷的,像是一块大石头压着,根本喘不过气。 说“不记恨”母亲当年的所作所为,可能吗?况且陈若琳明白,母亲之所以“幡然醒悟”,并不源于心中的亏欠,而是自己一连拿下20几枚金牌的“跳水皇后”的身份。 那么多年过去,母亲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知道了,这么多年,有疼爱我的姥姥和舅舅,他们对我很好,我过得很好!” 陈若琳内心平静了好一会儿,才艰难说出这句话,这本饱含着无尽的委屈,可在母亲听来却是陈若琳“原谅”了自己,面上一喜,又开口说了一番话。 “妈妈这次来巴西,很不容易的,就是为了见你一面,你愿意在比赛结束后跟着妈妈一起回家吗?” 听到母亲说的这句话,陈若琳原本还算淡定的表情突然就裂开了,她嘴角带着苦涩的笑容,家,这个词汇,不应该从母亲嘴巴里说出来,不是吗?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陈若琳做出计划,为国争光,夺下最后一枚金牌之后,就选择退役,谁料,这个特殊的时间里,却来了一个“特殊”的人。 一个穿着时髦,妆容精致的中年女人,陈若琳与她长相有些相似,她便是抛弃3岁陈若琳,自此再也没有出现过的亲生母亲。 陈若琳那么多年,确实过得极为辛苦,好在有将她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的舅舅,还有一个吃饭必须给她留下一个大鸡腿的和蔼外婆。 3岁那年,陈若琳母亲离开,舅舅和外婆看着这个可怜的女娃娃,心疼的落泪,自那之后,陈若琳便和舅舅生活在一起。 年幼的陈若琳身体不是很好,舅舅听说练习游泳可以增强体质,便与陈若琳商量,让她练习游泳,没想到,陈若琳却十分有天赋,就连教导她的教练都啧啧称奇,说她是个“好苗子”。 算是舅舅的启蒙,改变了陈若琳的一生,既然有天赋,陈若琳又对游泳感兴趣,那就学习游泳吧,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长大一些之后,陈若琳进入了体校,每天在训练馆里挥洒汗水,拼命训练,那个时候,陈若琳就一个想法,自己一定要成功,一定不能辜负舅舅对自己的疼爱和信任。 母亲,对于陈若琳而言,似乎只是一个“名词”,舅舅和外婆才是陈若琳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可以为了二人,付出一切。 训练生活总是伴随着枯燥无味和挥洒如雨的汗水,可回到家中,陈若琳却从未说过一声辛苦。 2003年,陈若琳开始正式参加比赛,一举获得全国少儿跳水比赛的三枚金牌。 自那之后,陈若琳的人生正式“开挂”,一枚一枚金牌如同探囊取物,众人欢呼中国出了个了不得的“跳水皇后”,可只有舅舅看着陈若琳流下了心疼的眼泪。 他看得见陈若琳独自擦拭的汗水、也看得见陈若琳无数个日日夜夜进行训练、更看得见陈若琳因为训练身上从未消失的淤青…… 2016年,陈若琳已经夺得了20多枚跳水冠军的金牌,她也决定退役,最后一场比赛,本应该是她辉煌的跳水生涯的终结时刻,却没想到,被突如其来的女人打破了。 虽然那次她拿到了最后一枚冠军金牌,可心中却高兴不起来,面对母亲的“相认”,陈若琳心中不愿,可想起舅舅和外婆,陈若琳还是做出了妥协,轻轻说了句:“好”。

0 阅读:0
碑刻春秋

碑刻春秋

从金石碑刻、考古发现中寻找未载于史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