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湖南才女周诒端公开招婿。周母出了4副对联,难倒众多求婚才子。20岁的

桃花笺上赋相思 2025-08-20 22:11:42

1832年,湖南才女周诒端公开招婿。周母出了4副对联,难倒众多求婚才子。20岁的乡下穷小子左宗棠被好友怂恿着去打擂,没想到成了入赘女婿。 这一年,湘潭府出了件轰动全城的新鲜事。城中望族周家,要为年届二十的独女周诒端比联招亲。 周家不是寻常富户。其府邸“桂在堂”,占地十余亩,四十八口天井层层叠叠,外人进去,不走三遍都摸不清门路。府门前立着御赐石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气派非凡。 周小姐本人,更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容貌与才学皆为一时之选。寻常的富家子弟,她一个也瞧不上,婚事便拖了下来。周家父母也开明,索性由着女儿的意思,在府前摆下擂台,谁能对上小姐亲手出的七副对联,谁就能成为周家的东床快婿。 消息一出,桂在堂门前车水马龙,前来应擂的才子几乎踏破了门槛。 此时,离湘潭府几十里外的乡下,一个年轻人正对着一卷破旧的兵书发呆。 这人叫左宗棠,年方二十,家境贫寒,却自视甚高。他十四岁就考了童子试第一,当地名士贺长龄见了他,断言此子“卓然能自立”。他自己更是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联语以明志。 这天,好友罗泽南、张声玠兴冲冲地跑来找他,把周家招亲的事说了一遍,怂恿他去试试。 左宗棠听完,头都没抬,只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大丈夫当先立业后成家,况且入赘之举,非君子所为。” 罗泽南见他不为所动,便使了个激将法:“季高兄,我知你才高八斗,可那周小姐也不是凡人。她出的对联,据说连府台的师爷都对不上。你自负才高,怕是也未必能入她的法眼啊!” 左宗棠是何等心高气傲之人,最听不得这种话。他猛地合上书,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服输的锐气:“去便去!我倒要看看,是何等的奇女子,敢设此擂台!” 周家大院“桂在堂”门前,早已人头攒动。各路才子名士来了不少,个个衣着光鲜,摇着折扇,却都在门前几副对联下愁眉不展,交头接耳,就是没人敢上前应擂。 左宗棠挤进人群,抬头一看。只见厅堂之上,周母端坐,神情雍容,目光却透着审视的精明。她不问家世,不看来者衣着,只看来人能不能对上她出的联。 第一副上联挂了出来:鸿是江边鸟。 这联看似简单,实则是个拆字联,考的是机智。话音刚落,人群中还在思索“鸿”与“江鸟”的关系,左宗棠已然朗声应道:“蚕为天下虫。” “鸿”拆为“江、鸟”,“蚕”拆为“天、虫”。对得又快又准,天衣无缝。周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示意出第二联。 上联:凤凰遍体文章。 此联一出,众人皆赞其华美。凤凰羽毛绚烂,喻指文采风流。下联需有同样的气势,又要对仗工整。左宗棠几乎未加思索,从容答道:“螃蟹一身甲胄。” 满堂皆静,随即爆发出叫好声。凤凰对螃蟹,看似俗对雅,实则妙不可言。“文章”对“甲胄”,一文一武,意境全出。这下联不仅工整,更透着一股沙场武备的阳刚之气,显出了应联者胸中文武兼备的格局。 周母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她亲自开口,念出了第三副上联,难度陡然加大:“解解解元之渴。” 这一下,厅内彻底安静了。这上联里三个“解”字,读音、意思各不相同。第一个“解(xiè)”是姓氏,第二个“解(jiě)”是解渴,第三个“解(jiè)”是解元,科举乡试第一名。要在下联中用同一个字,对出三种音义,难如登天。 左宗棠眉头微蹙,略一思忖,随即拱手道:“卜卜卜士之命。” “卜(bǔ)”是姓,“卜(bo)”即萝卜,古时称莱菔,可解渴充饥,“卜(bǔ)”是占卜问卦。三个“卜”字对三个“解”字,音义双绝,堪称神对!周母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喜,猛地站了起来。 她知道,今天等到人了。她亲自走到堂前,看着眼前这个衣着朴素、眼神却亮得惊人的年轻人,缓缓道出最后一联,既是考校,也是期许:“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 这已不是单纯的对联,而是对人生志向的叩问。你读了万卷书,是想像圣人那样,还是想像贤人那样? 左宗棠沉默了片刻,整个厅堂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手执两杯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 好一个“饮文乎,饮武乎”!上联问的是“成为谁”,他答的却是“做什么”。他不仅要学圣贤的文韬,更要取将帅的武略。文武两杯酒在手,如何抉择,全在我的胸襟抱负之中。这副下联,将一个年轻人经世济国的雄心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屏风之后,一直悄悄窥听的周诒端,早已面若桃花,芳心暗许。她对身旁的丫鬟低语几句,丫鬟随即走出,为左宗棠添上了一杯热茶。 这一杯茶,就是定局。 周家上下喜出望外,当即决定,就是他了。左宗棠也被周家这种不重门第、只重才学的诚意所打动。一场本是意气之争的打擂,竟成了天赐良缘。 次年,左宗棠正式入赘周家。 多年以后,左宗棠已是名震天下的晚清重臣,封侯拜相,收复新疆,立下不世之功。人们谈论起他的功业,总会惊叹于他的文韬武略。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桃花笺上赋相思

桃花笺上赋相思

得一玫瑰弃满山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