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cm还能投52%三分,中国多久没出这种怪物了? 腰椎骨折刚70%康复,篮网就递来一张随时可撕的Exhibit 10。 曾凡博的夏天像一场限时闯关: 10月前必须证明自己值一份双向合同,否则只能拿7.5万奖金回发展联盟。 篮网锋线已挤进11人,他得在康复、对抗、三分手感之间找平衡。 这不是童话,是NBA最现实的试炼场。 蔡崇信愿意给机会,但机会只留给准备好的人。 上一次中国球员在NBA站稳锋线,还是2016年的周琦。 八年空窗期,球迷等的不只是数据,而是一种“我们也能跟上潮流”的底气。 曾凡博的武器很现代: 能换防后卫,能拉空内线,还能在快攻里追身三分。 CBA季后赛52.9%的三分不是蒙的,是他每天投500个后的肌肉记忆。 但NBA的对抗会把记忆打碎,再重新拼起来。 伤病是最大对手。 腰椎横突骨折听起来吓人,康复师说核心力量掉得快,涨得慢。 他每天在洛杉矶的球馆里练完,还要加一小时普拉提。 队友去夜店,他在冰桶里刷比赛录像。 如果成功,国家队终于有能防字母哥的4号位。 如果失败,也不过是又一段“差点就成功”的故事。 但20岁的曾凡博说: “我不怕故事短,怕的是没开始写。”
如果没有姚明的改革,起码王俊杰是出不来的。中国男篮下一届奥运会将出现井喷型人才,
【207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