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 从8月18日开始,对400多种钢铁、铝制品加征50%的高关税,连我们日常用的梯子跟汽车零件都在名单上,而美国给出的减免条件也很简单,如果这些生产厂商都在美国建厂,那就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要知道,钢铁和铝可是现代工业的“骨骼”,从汽车、飞机到建筑、家电,几乎所有制造业都离不开它们。特朗普这一政策,无异于在全球产业链上狠狠砍了一刀。 就拿汽车行业来说,单车钢材成本因为这 50%的关税直接激增2000美元。美国车企首当其冲,通用汽车 2025 年第二季度就因关税冲击损失了11亿美元,利润率从9% 暴跌至6.1%,净利润同比更是狂泻 40.7%。为了应对成本压力,通用汽车不得不计划将部分生产转移回美国工厂,可这种被迫的“重建”,说白了就是牺牲效率来应对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原本可以用于创新的资源,就这样被浪费在了应对关税上。 再看钢铁行业,虽然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土钢铁企业,增加就业,但历史的教训早就摆在那里。2002 年小布什政府对进口钢铁加征 30% 关税,虽然让美国钢铁行业新增了数千个岗位,可下游的汽车、家电等行业却因此失去了约 20 万个工作岗位,这个数字远超当时美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就业人数。 如今,历史似乎又在重演。2025 年 7 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仅为 7.3 万人,增长放缓幅度远超预期,而制造业岗位在过去两个月里更是消失了 1.4 万个,实际平均周薪下降了 0.4%,按年化计算损失接近 5%。这哪是在保护就业,分明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的钢铁供应也存在问题。数据显示,美国存在约500万吨板坯的结构性供给缺口,不得不依赖进口。即便面临50% 的高关税,美国6月仍从巴西进口了75.2万吨钢铁产品。而造船业作为美国政府优先发展的领域,也因为成品钢板供应不足而受到严重影响。 加拿大作为美国钢铁和铝制品的主要供应国,直接对价值 298 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 25% 的报复性关税,导致加拿大 7 月流失了 4.08 万个工作岗位。欧盟也不甘示弱,对价值 260 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反制关税。全球供应链就这样被美国的关税政策搅得一团糟,原本紧密相连的产业链变得支离破碎。 再看看那些被迫回流的企业,日子也不好过。苹果公司虽然宣布未来 4 年对美国制造业额外投资 1000 亿美元,但主要集中在 AI 服务器等高科技领域,而 iPhone 等主力产品仍在海外生产。毕竟,在美国生产 iPhone 的劳动力成本实在太高,消费者根本不愿意为 “美国制造” 支付溢价。这种 “选择性回流”,说白了就是企业为了应对关税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对整体就业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 特朗普的这波操作,看似是在保护美国制造业,实则是在给美国经济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高关税推高了生产成本,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裁员增加,消费者不得不为涨价的商品买单,进而引发通胀。 历史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保护主义从来都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良药。2018 年特朗普对钢铝加征 25% 关税后,美国汽车行业就因为成本上升失去了数万个工作岗位。如今,关税翻倍,后果只会更严重。 特朗普想通过关税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可现实却是,企业要么被迫承受高昂的成本,要么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真正能在美国落地生根的少之又少。这波操作,最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困境。
特朗普关税政策华尔街日报:自特朗普于2018年首次对中国加征关税以来,美国对中国
【8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