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师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问题,中国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丘成桐1949年出生在广东汕头一个客家家庭,是八个孩子中的老五。父亲陈英秋研究哲学和历史,母亲叶兰梁管家务事。几个月后全家搬到香港,先在元朗乡下落脚,后来1954年移居沙田。十三岁父亲去世,他开始帮补家计,上培正中学,课余看父亲旧书。1966年进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三年后没领学位就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1971年拿博士,导师是陈省身。之后在斯坦福、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作,1987年定在哈佛当教授。1976年证明卡拉比猜想,1982年在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拿菲尔兹奖,是首位华人得主。2010年获沃尔夫数学奖,表彰他对几何分析的贡献。他和妻子余云廓育有两个儿子,2022年加入清华大学,任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 丘成桐这些年多次谈中国数学教育缺陷,基础薄弱、学风浮躁是主要症结。以本科模式看,学生修养和水平在下滑,只会解现成题,不会自己出题创新。像陈景润证哥德巴赫猜想1+2,陆家羲解组合数学难题,这些成就证明中国人有天分,但教育停在老师出题学生答的层面,思维容易固化。古代数学领先世界,祖冲之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七位,可惜没留完整公式和证明,成果孤立无法传承。大学里研究常为奖金经费,不是真心搞学问,老师开虚项目,学生白干活,兴趣渐失。学校特色领域没深挖,学得杂乱,数学支撑科技的作用弱化。他在北京会议上直说,这些问题不改,科技至少倒退20年。学风糟糕,基础不牢,后果越积越多,以后补救更难。 丘成桐没光说不练,2009年建清华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专注几何分析和数学物理,推动本土人才成长。中心办讲座、研讨会,鼓励学生提问题,改掉只解题的习惯。2011年起推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奖,全球竞赛形式,获奖者可进国外一流数学系进修。清华大学2025年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分三批招生,面向内地学生选拔,强调早培养。企业跟上步伐,阿里巴巴办全球数学大赛,华为建数学团队核心竞争力,腾讯百度重招数学人才。这些举措让数学重视度升温。2024年丘成桐捐资设数学基金,支持学科建设。2025年中心办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清华日,几何表示论研讨会,还计划2030年在中国办国际数学家大会。他从哈佛退休后移居清华,继续当主任,75岁仍活跃,推动中美数学交流。
数学大师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问题,中国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丘成桐1949年出
国际独行者
2025-08-19 00:53: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