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梅婷生孩子时羊水栓塞,生命垂危,医生问家属:“救大人还是救孩子?”关

岁月解读师 2025-08-18 12:29:23

2013年,梅婷生孩子时羊水栓塞,生命垂危,医生问家属:“救大人还是救孩子?”关键时刻,婆婆一句话让梅婷彻底看清了婆婆…… 2013年,梅婷被推进香港一家医院的产房,原本顺利的生产,突然在孩子即将出生时出现意外,她的血压在极短的时间内降到了危险的临界点,心跳骤停,整个抢救团队立刻忙碌起来。 医生意识到情况极其紧急,在走廊里告知家属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全力抢救产妇,要么保住孩子。 面对这样的状况,,丈夫曾剑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不知如何回应,家属们神情紧张,谁也不敢先开口,直到婆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她用最坚定的语气让医生立刻集中力量抢救梅婷,态度果断,没有一丝犹豫,医生得到指令后,立刻组织团队展开全力抢救。 梅婷的情况极为危急,心跳已经停止,血液循环几乎完全中断,呼吸功能丧失,医护人员同时进行气管插管、药物注射和心肺复苏,还要维持产程继续进行。 几组人同时操作,场面紧张而有序,手术室外,婆婆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她只紧紧盯着手术室的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刻都意味着未知的结局。 几个小时后,婴儿顺利出生,但梅婷的情况依旧不稳定,医生持续施救,终于在多次抢救后,梅婷的心跳恢复,血压逐渐回升。 梅婷被送到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她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医院立即发起紧急调配,丈夫曾剑第一个上了献血椅,血液直接输入到梅婷的身体。 婆婆几乎不离开病房,守在门外等待结果,经过几天的治疗,梅婷终于度过了危险期,身体逐渐恢复。 出院之后,婆婆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照顾梅婷和新生儿身上,她每天准备食物,按时监督梅婷服药,协助夜间起身照顾婴儿。 梅婷的身体虚弱,需要长期调养,婆婆几乎把所有家务揽下,不让儿媳分心,随着身体逐渐恢复,梅婷开始思考婆婆是否该回乡下照顾公公。 她考虑到公公独自在家,生活上可能需要陪伴,因此提出婆婆可以暂时回去,但婆婆却坚持留在北京,她认为自己留下来更能帮到这个小家庭。 公公虽然一人在老家,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而梅婷和两个孩子正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婆婆的坚持让梅婷心里复杂,她明白婆婆的选择意味着更多的牺牲,几年后,梅婷意外怀上了第二个孩子。 当时她正有工作安排,心里非常犹豫,不知如何同时兼顾事业和家庭,婆婆得知后,没有表现出任何担忧,而是主动承担起更多责任,她照顾孙女,打理家庭,让梅婷安心完成工作。 2015年,梅婷顺利生下第二个孩子,婆婆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两个孩子和梅婷身上,她安排饮食,负责睡眠和日常护理,不让梅婷操心。 与此同时,梅婷的父母也来到北京,一家人形成了紧密的支持网络,分工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婆婆从不让梅婷做繁重的家务。 她总是亲自下厨,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公公也搬来北京,承担了采购等杂务,几个老人相处融洽,没有因为琐事发生矛盾,反而在长期的相处中形成默契。 孩子们的生活被安排得十分充实,饮食、教育、健康都有人负责,梅婷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腾出精力回归工作,而家庭也保持着稳定和谐。 在一次意外中,梅婷的母亲突发疾病,需要紧急送医,当时梅婷正在外地工作,并不能第一时间赶回家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婆婆立即陪同送医,守在病房直到情况稳定。 她把一切安排妥当才通知梅婷,这个细节再次让梅婷体会到婆婆的责任感,多年下来,这个家庭没有因为婆媳关系产生过大的矛盾。 如今,两个孩子健康成长,老人们相处融洽,梅婷在工作之余,依然把家庭放在首位,婆婆和公公在生活中承担了大量事务,让整个家庭运转顺畅。 回顾2013年的那场意外,所有人都清楚,如果没有婆婆当时的果断选择,结局可能完全不同,正是因为那一声决定让梅婷得以生还,也让这个家庭保持了完整。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主要信源:《妈妈是超人》;《鲁豫有约》)

0 阅读:67
岁月解读师

岁月解读师

解读岁月,重现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