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地位有多高,看他死后抬棺的16个人是谁】1936年10月,鲁迅的病越来越重,鲁迅找到了日本医生须藤,没想到这是个庸医,误诊为心源性哮喘,只是进行吸氧治疗,毫无效果。
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好,在他20岁的时候,鲁迅就开始抽烟,后来在写作中因为没有灵感而焦虑,抽烟的数量更是直线上升。因为烟草的毒性,加上鲁迅先生长达35年的抽烟史,鲁迅得了慢性支气管炎,后来发展成肺气肿。
在10月19日凌晨,鲁迅先生在挣扎26小时后去世了,享年56岁。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当时很多人星夜兼程赶往上海。宋庆龄和冯雪峰等率先赶来。
经过许广平的同意,在上海《大晚报》上发了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名单:宋庆龄、蔡元培、内山完造、沈钧儒、曹靖华、胡风、萧叁、茅盾、史沫特莱、胡愈之、许寿裳、周建人、周作人、马相伯、毛泽东共15人。
无数民众看到报纸消息后,自发来到万国殡仪馆吊唁鲁迅先生,四天后,也就是10月22日下午,16位民主人士和文艺界翘楚抬着鲁迅先生的棺椁,从万国殡仪馆出发,前往万国公墓下葬。
全程有十多公里的路程,但是鲁迅先生的棺椁一步没有停歇,根据萧军写的《逝世经过略记》,当时为鲁迅先生抬棺的十六人分别是:胡风、巴金、肖军、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曹白、周文、欧阳山、聂绀弩、肖乾、陈白尘、吴郎西、张天翼、靳以。
路两边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人们,他们举着标语、拉着横幅,唱着抗敌歌曲,这样的场景在上海从来没有过,在全国都没有过。鲁迅先生的葬礼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葬礼现场所有人一起唱《安息歌》,祈祷鲁迅先生能够安息。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中国落后挨打,列强肆意蹂躏,人们却麻木腐朽。中国文人担负起救亡使命,用笔作为武器,唤醒民众,鲁迅用他锋利的笔尖促使人们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