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中,廖耀湘让宪兵枪毙作战不力的师长戴海容。戴海容看到宪兵后,命令卫兵: “这几个家伙是可疑人员,把他们毙了。” 主要信源:(王建明著——《国民党历史中的内战与权力斗争》) 1948年10月7日,锦州战役正式打响。 战斗持续到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成功解放锦州,全部消灭了当地国民党守军超过十万人,其中指挥官范汉杰被俘获。 锦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作为山海关内外的交通要道,它的失守意味着国民党军队从东北撤向关内的陆路通道被切断。 这引发了蒋介石的极度焦虑,他急忙调集部队试图夺回锦州。 具体行动由国民党军第九兵团负责,兵团司令廖耀湘亲自在前线指挥。 第九兵团组建于1947年8月,目的是扭转国民党在东北的劣势局面。 它包括新六军、新五军、四十九军等单位,这些部队机动性强,整体战斗力较高。 廖耀湘本人经历丰富,曾参与抗日战争中的多次会战,立下不少功劳。 1944年,国民党王牌部队新一军分拆出新的新六军,他担任军长。 新六军装备精良,号称“丛林猛虎”,反映出国民党对其的倚重。 被蒋介石任命为新六军领导人,表明廖耀湘的军事能力得到认可。 但1945年后,东北战场形势变化,廖耀湘奉令在东北攻击解放区,却无法扭转国民党日益加剧的败局。 国民党先后派遣熊式辉、杜聿明、陈诚、卫立煌主政东北,试图稳住局面。 廖耀湘率部苦战,但东北战事对国民党越来越不利。 1948年10月3日锦州战役前,蒋介石任命廖耀湘为辽西兵团司令官,指挥新编第三军、新编第六军、新编第一军、第四十九军、第七十一军及附属部队,总计十余万人。 廖耀湘的指挥常受蒋介石远程干预。 锦州失守后,蒋介石强行命令辽西兵团与锦州地区的杜聿明兵团东西对进,试图夺回锦州。 但廖耀湘认为这会导致兵团主力被歼,力主优先撤退。 经过争论,1948年10月20日晚蒋介石最终同意廖的方案:兵团主力绕道黑山、大虎山一带,撤往营口。 次日拂晓,廖耀湘下令攻打黑山作为掩护行动。 第七十一军承担主攻任务,其第九十一师负责攻击侧翼的大白台子。 第七十一军并非精锐部队,它原是国民党十三个美械装备军之一。 1944年9月龙陵之战中谎报战功,导致宋希濂、钟彬调离,陈明仁接任军长。 1947年9月陈明仁升任兵团司令后被撤职查办,这对士气影响巨大。 东北战役中,该军多次作战却缺少补给,装备人员损失惨重,缩编为乙种军。 辽西兵团中第七十一军是战斗力最弱的单位。 黑山攻势中,廖耀湘未用就近的新六军,反而调动最远的第七十一军。 战斗开始后,第十纵队顽强阻击,将七十一军挡在原地两天毫无进展。 九十一师师长戴海容参与其中,他畏惧解放军的战斗力和战术,担心部队被全歼后自身失去依靠。 戴海容积累了大量财富和小家庭,不愿冒险牺牲。 1948年10月23日,廖耀湘视察前线,发现九十一师作战不力后震怒,派宪兵执行战场纪律枪毙戴海容。 戴察觉后指挥警卫反杀宪兵,逃向军长向凤武求助。 在向凤武帮助下,戴辗转逃往沈阳。 10月27日,辽西兵团全军覆没,廖耀湘被俘。 戴预感沈阳危险,贿赂后获机票飞往北平。 10月29日戴抵达北平机场,被认出是逃亡军官,他用随身金条贿赂宪兵队长才脱身,转飞武汉再到南京。 事后国民党重组第七十一军,新任军长熊新民与戴关系好保荐他任副军长。 1949年戴海容临阵脱逃事露被白崇禧下狱,他再次贿赂高层获释。 南京解放前夕戴携妻财逃港,经商致富生活舒适。 廖耀湘在改造营中劳动,1961年获特释1968年病逝。 两人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展现战争结局的分化影响。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辽沈战役中,廖耀湘让宪兵枪毙作战不力的师长戴海容。戴海容看到宪兵后,命令卫兵:
雕塑艺术之魅力
2025-08-17 00:11:55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