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的经验教训,因为历史会重演,不是简单重复。
一、早期盈利埋下隐患
2019年6月,寒月霖枫以153元/股买入长春高新,投入约100万元本金。当时长春高新作为“东北药茅”,生长激素业务垄断性强,股价正处于爆发前夕 。
- 第一次获利:
2020年2月,股价涨至242元时卖出,赚取约80万元利润,相当于其10年工资收入 。
- 踏空后的懊悔:2020年5月,长春高新涨至300元,寒月因过早卖出深感懊恼,在318元重新全仓买入 。
- 第二次获利:
2021年农历新年,股价涨至480元,他再次卖出,获利约60万元,并购买了一辆20万元的车 。
二、杠杆加身与悲剧开端
2021年5月,长春高新股价创历史新高522.2元,媒体热炒“大妈5万变500万”的故事。寒月被贪婪冲昏头脑,做出致命决策:
- 满仓加杠杆:
他将全部280万元本金加上融资,合计648万元在450元附近满仓买入长春高新 。此时他已陷入“错失暴富机会”的焦虑,完全忽视了股价高位风险。
- 风险叠加:
除券商融资外,他还通过信用卡套现追加资金,杠杆比例远超合理范围 。
三、暴跌与爆仓过程
2021年5月后,长春高新因集采政策冲击(生长激素价格暴跌70%)、竞争加剧、研发投入过高(全年研发费用26.9亿元)等因素,股价开启暴跌模式 :
- 三个月腰斩:
股价从522元一路跌至265元,跌幅超49%。寒月的648万元本金在7月26-27日两天内亏损120万元,单日最大亏损达60万元 。
- 强制平仓:
2021年8月26日,股价跌破265元,寒月因无法追加保证金被券商强制平仓。最终不仅100万元本金亏光,还倒欠银行贷款30万元,每月6000元工资根本无法覆盖债务 。
- 结局与反思:
爆仓后,他在雪球发帖称“一切都结束了”,并表示“这辈子再也不炒股”。2023年,他销户并偿还了部分贷款,但投资失败对其生活造成了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