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京肿瘤医院一名医生被揭露,竟然在过去14年里,偷偷为支付不起医疗费

如梦菲记 2025-08-16 17:18:40

2019年,南京肿瘤医院一名医生被揭露,竟然在过去14年里,偷偷为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病人垫付钱款,并谎称是慈善捐款,直到医院进行账目检查时,才揭开了这个秘密,此人正是南京肿瘤医院的席玮医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9年冬天,南京肿瘤医院财务科在例行账目审查时遇到了一件怪事,几位贫困病人的账户里多出了一笔又一笔标注为“捐款”的钱,这些钱来得蹊跷,金额并不大,却恰好够维持病人的治疗。   追查捐赠来源时,财务系统里显示空白,没有任何捐赠人的信息,医院上下疑惑不解,只能继续往回查,谁也没有料到,这条线索最终指向了院里的一名医生,一个十四年里一直默默无声地掏钱资助病人的人。   被揭开的名字,是介入科的副主任医师席玮,这个名字在同事眼中早已熟悉,他手术动作利落,工作认真负责,却没人想到他背后还藏着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席玮出生在医生世家,父母从小灌输给他的不是如何挣钱,而是医者要怀有仁心,耳濡目染的环境让他比别人更容易对病人的境遇感同身受。   成为医生后,他发现肿瘤科的病人和别的科室不一样,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不少人因为负担不起高额的费用选择放弃,那种眼神里的绝望,让他记了一辈子。   2005年,他刚晋升为主治医生,满怀干劲地准备施展才华,就在那一年,他遇到了一位农村来的癌症患者,对方拿到检查报告时,脸色灰白,几乎崩溃。   昂贵的治疗费用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那一刻的无助深深刺痛了席玮,他第一次做出决定,悄悄掏钱为患者垫付部分费用,再告诉患者这是慈善机构的帮助。   那一瞬间,病人重新燃起的希望和眼泪,让席玮明白,这笔钱远不只是数字,而是活下去的勇气,从此,他踏上了一条自己也没想到会坚持十四年的路。   这些年里,他总是用同样的方式帮助人,钱不是直接交给病人,而是打进账户,备注“捐款”,病人若疑惑,他就解释说是有好心人捐助,从不提自己。   他捐的钱数不固定,从几千到一两万都有,但目标始终一致,就是那些最绝望、最无力的患者,一次春节,他把原本准备置办年货的五千块钱直接打进一位孤寡老人的账户。   那位老人孤身一人,没有子女,没钱看病,只是想知道还能活多久,席玮觉得钱留在自己家里就是热闹几天,给老人,却可能让他在最后的时光里感受到一丝温暖。   他并不是一个人默默承担,席玮的妻子同样是医护人员,她比别人更清楚这份工作的残酷与无奈,夫妻俩的收入并不算丰厚,但在还清贷款后生活并不奢侈,省下的钱就成了援助病人的基金。   妻子完全理解丈夫的选择,甚至主动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资也放进去,他们的女儿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也会在医院里做义工,传递着父母的善意。   很多被帮助的病人其实并没有太多治疗机会,有些已经到了晚期,但席玮并不因为结果渺茫就袖手旁观,他明白医学有时候改变不了结局,但至少能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一份心安。   这种坚持既是对病人苦难的回应,也是对自己誓言的守护,他说过,救死扶伤是医生的使命,能做一点是一点,哪怕只是减轻几天痛苦,也值得。   这份秘密坚持了十四年,直到2019年才被揭开,医院在系统升级时发现了这些资金流向,层层追查后,才知道一直匿名捐款的正是席玮,真相曝光的那一刻,整个医院轰动,同事们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敬佩。   对于他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大事,他甚至显得有些局促,直说自己只是做了点小事,不值一提,他不愿意被过多称颂,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尚,他只是按照心里认定的方式去行医。   这件事在社会上传开后,很多人被感动,十四年里,他用一份并不算高的工资,默默托举起一个又一个患者的希望。   这种坚持,让人们重新感受到医患关系中最珍贵的温情,有人说他伟大,其实他只是把节俭下来的钱用在别人身上;有人说他平凡,可平凡的坚持才能更显可贵。   在今天这个节奏飞快的社会里,很多人忙于追逐物质,很少有人会把钱拿去给陌生人换来一份安心。   席玮的故事像一股暖流,提醒人们善意并没有消失,它可能藏在不被察觉的角落里,却能在关键时刻照亮别人,医生的身份给了他行动的机会,而他的选择让这个身份多了一层光辉。   他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只是安静地把一份良知坚持了十四年,这个被账目审查揭开的秘密,让我们看到一个医生的担当,也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依然充满善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环球网——“暖心医生”为病人捐款14年 “谎称”是慈善捐助

0 阅读:43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