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可能是心灵的抚慰,也可能是溢价的跳板,以及诈骗的引线。
采写/一然
编辑/天南
“工作碰壁,估计是水逆,看看八字命理。”
“对象分手,可能是小人作祟,找大师破破!”
“考研在即,买个香包手串叠个buff。”
“月薪3000元,花2000元找玄学大师改个名”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年轻人试图靠玄学找回确定性和掌控感。
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显示,6成受调研用户每年玄学消费预算低于500元,2成用户每年玄学消费1000元以上。
在小红书上,玄学似乎有了顶流的潜质。据运营研究社报道,小红书玄学话题浏览量去年就突破了15.9亿。
常常与玄学挂钩的文玩品类高速增长。小红书官方披露,#文玩女孩#文玩手串#文玩配饰等相关话题累计浏览量突破百亿。从2022年到2024年,小红书电商文玩行业GMV暴涨了56倍。
只是,玄学与迷信的边界本就模糊,安抚与诈骗往往一步之遥,靠着软迷信圈钱的收割者,也借势登场。而适合种草且以女性为主的小红书,成了这些“大师”潜伏钓鱼的温床。
一、复合求助小红书“大师”,被骗38万
“你不睡着,小鬼不敢靠近你啊!”
深夜11:11分,恬恬吞了一片大师推荐的安眠药,依然毫无睡意。
“你现在还这么清醒地说话,今天这场法事多半得重做啊!”
比起大师说“小鬼上身”,这句话更让恬恬心惊胆战——因为这场所谓的泰国法事,已经花了她51000元,若重做,就意味着花更多的钱。
然而,5万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噩梦始于去年3月6日,失恋的恬恬在小红书看见一个帖子,号称通过玄学跟男友成功复合,且男友比以前更粘她,也更爱她。最重要的是,帖子里一再夸赞复合大师非常厉害,还号称,49天内如果没和好,还可以退款。
这个精心设计的“鱼饵”,让恬恬加上了“大师”的微信——一个荷花头像,并写着“笑对人生”的神秘用户。
“别人复合可能一个月,你得需要两个月,你前男友可不缺女人。”大师掐指一算,让恬恬彻底上钩。
她被拉进名为“逃出苦难向春朝”的群。10多个“同病相怜”的群友异常热情,争相分享“复合大师”的神通广大,吹嘘合欢法事,效果惊人。
当晚22:25分,距离添加大师不到7个小时,恬恬就转了第一笔钱6200元,购买“牵红线”法事。大师信誓旦旦承诺,不仅能让她成功复合,还能让男人再也离不开她。
事实上,所谓的法事,就是让恬恬在床头放一杯水,不要盖盖子,几个小时之后,再把水喝掉。中途可以做任何事情,但当晚不要有房事,凌晨一点之前必须睡着。
做了法事之后,恬恬跟前男友的关系依然没有缓解。
一个名为LE的群友推荐恬恬做泰国“情降”——东南亚地区(如泰国、柬埔寨)传统巫术的一种,相传可以用神秘法术挽回爱情。对方还特意提及,“复合大师”也能对接到泰国大师。
事后,恬恬才知道,这个LE就是所谓大师的小号。
大师一步步引诱她,还假装好意地说,帮她联系泰国大师,不会让她多花钱。但当恬恬给她转账51000元后,假大师又突然改口,声称她前男友新认识的女孩也在泰国做情降,恰巧找的就是给恬恬做法事的大师,若想复合,必须买下对方做的法事。
层层套路之下,她陆续给“复合大师”转账12笔,51000、83000、69000、10000……前后花了381700元。
花费几十万后,恬恬跟前男友不但没复合,反而关系更加恶化。
从始至终,她也没跟泰国大师对过话,甚至去了泰国,想见见大师,也被“复合大师”以“泰国大师不见任何人”为理由拒绝了。
醒悟后的恬恬,在小红书发帖“围剿”骗子,还在全网收集受害人。评论区涌现大量留言,其中有不少被这个大师骗过的受害者,数额从1万到5万不等,且经历跟恬恬惊人相似。
2025年5月25日,恬恬晒出一张立案告知书,假大师因涉嫌诈骗,符合立案标准,已被刑事侦查。至此,她才知道,每次转账给大师的收款名字,根本就不是她本人。
评论区很多网友对恬恬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也有网友认为,这就是一个钓鱼帖,就像恬恬最开始接触到的帖子一样——假装揭露玄学骗局的避雷贴,其实是钓鱼帖,一边提醒避雷,一边趁机推荐其他“靠谱大师”。
但恬恬回复,“多希望这是假的。”
网友的质疑也并非空穴来风,小红书上不少“钓鱼贴”正在打着玄学的幌子,诱骗求复合的年轻人。
一个以“玄学复合有用吗?”为标题的贴子,声称自己分手8个月后,找大师复合被骗了好几万,但最后找到一个大师成功复合。
有人在评论区质疑这是引流贴,但发帖人信誓旦旦地强调自己不是托,当然,也没忘记引流获客——“我不是托,有需要的私信我。”
小红书上有“云迷信”并不奇怪。调查显示,玄学用户中女性占比七成。而据千瓜数据披露,小红书用户中女性占比71.98%。两者用户极为契合。此外,玄学的本质是迷信——要以盲目信任为基础,而小红书“现身说法”的种草属性,也更容易建立起信任,保障了玄学钓鱼贴的转化效率。
二、2元香包溢价30倍仍销售火爆
玄学既可以是诈骗的引线,也可以是溢价的跳板。
小红书博主陈阿伯坐拥17.3万粉丝,店铺目前仅售9款商品,包括6款香囊、2款艾条、一款香丹丸药香珠。但就是这9款商品,截止8月14日,却创下了4万单的销量。
其中,标价58元的“事业顺顺荷”香囊,淘宝类似款售价不到2元,溢价近30倍,仍售出1.3万件。
(左为陈阿伯店铺售价,右为淘宝类似香囊售价)
一位销售香囊的商家告诉《财经故事荟》:“这种香囊制作成本也就一两块吧,所以淘宝商家卖两三块,还有得赚”。
当然,他们没机会像陈阿伯一样收获暴利。陈阿伯显然深谙营销之道,小红书上的笔记,几乎全是客户反馈所购买的产品“太灵验”。其中有一位客户反馈,“太神奇了,今天发奖金了!拖了4个月了,就是发的没有预期高。年底我得多买几个提升一下奖金的数量。”并强调,“我不是托。”博主以“哈哈哈哈”戏谑回应,“你就是托。”
也许是为了避免违规风险,陈阿伯已经习惯了“正话反说”,特意在截图下刻意提醒,“本产品是初级农产品加工,每个人感受不同,大家理性消费,要是抱有期望请勿下单。”
当《财经故事荟》作者私信陈阿伯,倾诉最近事业运极差,对方并没有介绍产品,而是直接问“属啥?”
得知属羊后,对方回复“事业顺顺”,提醒购买事业顺顺的香囊,并称注意事项询问客服。但作者追问属龙和属狗的朋友该如何时,对方再次回复“事业顺顺”。
“既然都是事业顺顺,询问属啥还有啥意义?是开光了?还是有特定咒语?”
对方立刻警觉地回复,“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当作者再次追问,“为何同款香囊淘宝卖2元,你却卖几十元。”对方便不再回复,直接拉黑作者。
《财经故事荟》调查发现,除了复合大师赤裸裸的诈骗,这类商家通过“事业运”“桃花劫”等“软迷信”,将义乌小商品改造成“转运神器”,价格普遍比淘宝同类商品高出20-50倍,利用的就是年轻人对玄学的心理需求。
例如,嘴上说着反对迷信的陈阿伯,但其晒出的都是成功转运的案例,而助学香囊的使用说明书也明确标明,建议放在写字台左上方,必须是最常用的书桌或使用频率最高的书包。还有客户评论,“事业顺顺香囊收到后,放在了客厅西南方。”
如今,陈阿伯的成功俨然成了行业标杆,不少小红书帖子都在分析陈阿伯的成功之道,比如拆解他为何做到热销还能不违规。前述淘宝商家也对陈阿伯羡慕有加,“我也打算去小红书趟趟路了,他的利润比我高了几十倍!”。
除香囊外,线香,也成了玄学赛道的“大黑马”。
线香原本是非常传统的产品,但与玄学结合就找到了新卖点。
吸财香、桃花香、贵人帮扶香......有了玄学加持,十几块的线香摇身变成几百块。例如,158元一盒的吸财香,卖点就是吸财运、扩财库。
不少自诩精通风水的博主,套路与陈阿伯相同,通过分享线香助力客户改变“风水”的故事,引导用户消费变现。
据《2025年轻人玄学消费报告》显示,玄学消费的女性占77.5%,男性占22.5%。00后占29.5%,95后占33.2%,90后占25.6%。76.5%的年轻人关注事业;74.9%的年轻人关注财运;49.6%的年轻人关注爱情。
当代年轻人对玄学的热衷,催生出一条高溢价的“软迷信”产业链。
以小红书的“能量水晶”为例,普通石英、萤石等廉价矿石,被包装成“招财”“辟邪”“旺桃花”的灵物,价格从几十元飙升至上千元。
小红书文玩女孩、文玩手串、文玩配饰等相关话题累计浏览量突破百亿。仅“文玩女孩”话题就吸引2700万讨论。近一年来,小红书用户自发站内“文玩”月均相关搜索量突破百万次。
小红书玄学话题的浏览量高达20多亿人次,“接好运”的帖子被刷屏式跟帖,热门帖甚至有十几万的浏览量;在抖音,一些星座、塔罗大号的大众占卜视频甚至有几十万人在线观看;而在微信上,“玄学”最新的搜索指数高达近8000万。
三、谁在靠“云迷信”圈钱?
当玄学成为流量密码,是谁靠着“软迷信”借势收割?
其中不乏高学历的从业者,也是玄学的拥趸。
他们从职场内卷中抽身,涌入玄学赛道,通过看风水、占卜咨询、销售开光手链、能量水晶等等高溢价商品变现。
一位面临失业危机的大厂码农,三个月内在各类玄学APP上豪掷4万元,尝试塔罗、星盘、八字、紫薇、奇门遁甲等各种占卜方式寻找出路。自称耶鲁毕业的小红书用户“有易说易”不但笃信玄学,还花费10年自己探索易经。
曾有媒体报道,清华历史系博士罗拉,毕业后选择了占星师职业。2014年毕业于上海某大学的林木慈,大学毕业后做了风水师。
而小红书玄学帖子下的评论,也能显示许多玄学从业者及追随者正是高知群体。
“211学历,目前从事塔罗4年。”“我211本硕,理工科+法律的强逻辑背景,但遇到人生波折就求诸玄学。”“我是985法律硕士出身,自学玄学十几年,命理学费已过万。”
高需求的背后,“玄学大师”速成培训班,也成了镰刀。
“7天学会塔罗占卜”“28天拿下国际水晶疗愈师”等培训泛滥,学费动辄数千元。机构一边收割想靠玄学赚钱的学员,一边鼓励他们再去割自己的客户,形成“连环割韭菜”模式。
某塔罗博主单次线上占卜收费199元,自称月入轻松破10万;玄学带货直播间,一块成本20元的“招财水晶”能卖到上千元。这些商家深谙“玄学营销”,用“能量场”“五行调和”等伪科学话术包装,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心理安慰”买单。
8月11日,小红书一位自称占卜师博主发帖称,“截止到今天我的收益是57万。”有人在评论区问,“这是一年的收入吗?”博主回复,“八个月”。但有人质疑单纯看盘不可能收入这么多,认为是“店铺+水晶+课程+直播带货”等共同收入,该博主并未回复。
曾打着“慈善”旗号卖货的假和尚道禄,被曝光6毛钱的绳子卖88元,一块萝卜皮卖100多。有人花15800拍龙头,花8000多拍大梁,但最后证明根本没有实物,都未发货。购买者以为自己在做慈善,可道禄却靠玄学收入高达6000万,最近已因诈骗被立案。
而一条有关北京某风水公司追补税款及罚款超千万的新闻,也暴露其隐匿收入近2亿。
也许是小红书上玄学诈骗案例并不罕见,甚至有不少用户以“律师”为人设,打着为玄学诈骗受害者维权的名义,在小红书上引流获客。
玄学不仅在国内受捧,东方玄学甚至开始出海营业了。
一位博主自称在TikTok上卖“东方幸运符”火了——手机壳背面的小贴纸,图案是财神、月老、文昌帝君,爆卖一万多单。他还大大方方写着,不退款。理由也很玄学,“买了又退,寓意不好”。
还有博主在海外卖十二生肖贴纸,一张定价1.99美金,也在外国顾客中掀起一股小热潮,打上“东方玄学”的标签,天然带着一层神秘滤镜。
在海外社交平台上,“风水”“玄学”同样成为财富密码。
名为Clara的卖家在TikTok上通过传播风水理念吸引了大批玄学爱好者。她用不同方式介绍各种风水植物,单个视频播放量最高突破130万。金钱树、富贵竹、发财树,这些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的绿植,在玄学引流下销售火爆。
被赋予“能量场效应”的水晶,也深得老外欢心。比如,来自中国西藏的水晶品牌KailashEnergy,热销产品是一串108颗的念珠,寓意“斩断108种烦恼”,靠着玄学加持,价格飙涨到七八千人民币,俨然成为奢侈品。
这并非个例。据水滴研报数据披露,全球灵性消费市场2024年达1801.8亿美元,2032年将突破2490亿美元,年增速4.4%。风水摆件、水晶饰品、AI算命等正在风靡全球。
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信”
为何这些聪明的年轻人,心甘情愿被玄学收割?
答案或许藏在小红书玄学帖子的评论区。
“压力大,很焦虑,就想算一卦。”
“失眠,睡不着,买个水晶手串增加点能量。”
“天天被领导骂,整个风水摆件改改运气。”
“两年没找到工作了,打算找大师做个法事。”
分手求复合被骗的恬恬,最初也不过是在emo的情绪下,寻求一个宣泄的出口。
小红书上“运势解析”帖子,经常点赞过万,塔罗占卜的博主粉丝也动辄数十万。年轻人排着长队,将焦虑与钱财一并奉上。
背后折射却是——现实的困难、未来的不确定性、社会性焦虑、个人的无力感。
网友琳达日日刷着“水逆退散”的帖子,月月购买“能量水晶”,工资用去了一大半。问她为何如此,她只道,“心里慌得很,算一算,便觉安稳些。”
其实他们何尝不知玄学就只是个虚妄,但好歹是个寄托,好比溺水者捞着根稻草,明知无用,却偏要攥紧。
玄学博主也专拣模棱两可的话说,什么“近期有转机”,什么“贵人将至”,很多焦虑迷茫的年轻人听了,便如得了仙丹,暂时舒坦了。
至于日后应验不应验,谁还计较呢?
清华历史系博士罗拉,选择占星师职业,除了收入高,还因为她遇到了许多现实困境:论文发不出来、职称晋升受阻、工资待遇偏低,甚至结婚恋爱都给她很大压力。
患有重度抑郁症的罗拉发现,玄学恰好能承担压力释放的角色。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约有9500万人,仅有36%的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NatureBiotechnology》曾刊登一篇论文,实验数据显示:研究生经历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六倍多。
来找罗拉占卜的客户,也大多是高学历的孤独者、失意者。“比起亲人朋友,他们更愿意找一个陌生人去聊困扰,困境。”
压力需要出口,而玄学提供了一种仪式感、掌控感、即时慰藉感。许多焦虑的年轻人寄希望通过占卜、求好运等方式,找到内心的平静。
各大平台的算法精准推送“水逆退散”“事业符咒”等内容,也在制造着“不买就倒霉”的焦虑感,促使年轻人为玄学冲动消费。
年轻人付的是钱,算的是命,疗的是心。
玄学经济暴利的本质,是商家利用年轻人精神焦虑和信息差,将低成本商品包装成“灵丹妙药”。
真正的镰刀也并非“玄学”本身,而是那些深谙如何营销“信仰”的精明生意人。
然而,真正的玄学智慧,或许在于修得一份“尽人事、听天命”的静气,是认清生活真相后的清醒和从容。抛弃“完美主义”的桎梏,专注自身成长,相信努力必有回响。
《财经故事荟》也在此提醒,遭遇玄学诈骗务必要固定证据链:保存所有聊天记录,特别是大师承诺改运的截图,整理转账记录,最好备注玄学改运费用,录制“法事”视频。随后携带证据去报案,此类诈骗已涉嫌刑事犯罪。同时,向平台举报其账号,申请冻结资金。
被骗38万的恬恬,就是一个成功维权的案例,她在评论区回复,已追回部分被骗钱款。(文中人物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