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朝鲜最近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其实是因为朝鲜也已经看出俄乌战争马上就

冰枫看历史 2025-08-16 15:35:16

[月亮]朝鲜最近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其实是因为朝鲜也已经看出俄乌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而一旦俄乌战争结束,俄罗斯对朝鲜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下降了 信源:观察者网——乌情报机关称朝鲜向俄罗斯提供了50多门主体炮 当一趟从平壤始发的列车在时隔多年后缓缓驶入北京站,当飞往上海的航线重新开放,鸭绿江对岸,新义州正在加紧改造,准备迎接来自丹东的中国游客。哪怕只是四五个小时的短暂停留,朝鲜也希望能从中国去年高达5.8万亿的国内消费市场里分到一点面包屑,目标很是明确。 但就在几个月前,朝鲜与俄罗斯的“战时蜜月”还正值巅峰,军火贸易做得风生水起。平壤为何在此刻突然调转船头,如此清晰地向中国示好? 俄乌战场开打后,俄军强大的炮兵就开始力不从心,因为炮弹消耗远超克里姆林宫的预期,炮弹发射优势从10:1锐减至3:1。与此同时,许多苏式库存炮弹因年久失修,砸在地上往往只炸出一个土坑,杀伤效果大打折扣。常规火力的短缺,让俄罗斯不得不寻找外援。 于是,拥有完整苏式军工体系且储备丰厚的朝鲜,成了最佳选择。自那时起,朝鲜的军火库便源源不断地向俄罗斯输送炮弹。西方卫星拍到朝鲜工人将武器搬上俄罗斯货轮的忙碌景象,情报也显示,朝鲜交付了大量的重武器,而这笔庞大的军火交易,为顶着制裁的朝鲜注入了宝贵的外汇,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经济生命线。 可随着普京与特朗普会面的风声传出,俄外长拉夫罗夫甚至直言希望“彻底解决所有问题”,这意味着俄乌停火只是时间问题。一旦战场寂静下来,俄罗斯对炮弹的巨大需求将不复存在,朝鲜的战略价值也将急剧缩水。平壤必须赶在“战争订单”消失之前,找到一个新的、更可持续的饭碗。 但这次转向不仅仅是出于经济焦虑,更反映出了朝鲜对莫斯科刻在骨子里的不信任。依赖单一外部力量的风险有多大,朝鲜曾用整个国家的命运体验过。1992年,俄罗斯毫无征兆地切断原油供应,直接把朝鲜经济推入深渊,开启了“苦难行军”。那一次被“盟友”抛弃的惨痛经历,让平壤深刻地认识到,把身家性命完全寄托于他人是何等脆弱。谁知历史在2008年再度上演,俄罗斯在联合国投票支持对朝制裁决议,这记来自背后的冷箭,更坚定了朝鲜发展核武器以求自保的决心。 金正恩比任何人都清楚,战后的普京,首要任务必然是修复与西方的关系。到那时,朝鲜这个“战时伙伴”的身份将变得无比尴尬,被边缘化几乎是注定的结局。正是这些历史教训,塑造了平壤今天高度务实且警觉的外交策略。一旦察觉到风吹草动,它会毫不犹豫地提前调整身位。 而这时重返“老邻居”中国的怀抱,似乎便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中国不仅是朝鲜最大的贸易伙伴,更是唯一能提供长期稳定支持的大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可能随着战争结束而中断,但中朝之间早已存在的煤炭、假发等贸易,才是维持其经济运转的基本盘。近期中朝边境铁路货运的悄然恢复、经济合作项目的重提,都是这一系统性转向的证明。平壤正用实际行动,避免自己再次陷入孤立。 但其实在双方之中还有一条由核武器产生的鸿沟,中国一贯坚持半岛无核化,而朝鲜早已将拥核地位写入宪法,视其为生存的根本。这一根本分歧决定了未来中朝关系能走多深。与此同时,国家外部严峻的安全环境,又反过来强化了朝鲜拥核的决心,使其外交转向变得更加复杂。 朝鲜利用与俄罗斯的短期军火贸易换取了生存空间,又在外部环境生变前,果断为后俄乌时代铺路,力求在未来的棋局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筹码。但不得不说主动布局总好过坐以待毙。当朝鲜在这条机遇与荆棘并存的路上前进时,它最终能否平衡好经济发展与拥核立场这对矛盾,真正找到自己所期望的长期稳定呢?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冰枫看历史

冰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