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男生的鞋开了胶,于是就拿去修鞋摊修补,他询问大爷要多少钱,大爷却没直接回答,而是告诉他鞋要后天才能拿,男子以为遇到了狮子大开口,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过两天取鞋时,大爷收的补鞋费惊呆了他! 8月中旬的济南,天还热得很。 章丘中学附近的人行道上,小胡盯着自己脚上的运动鞋犯愁。 鞋是上半年刚买的,花了小700,没穿够半年,鞋头和鞋帮衔接的地方就开了道口子,白花花的胶印翻出来,走起来总往里面灌风。 扔了可惜,他试着自己找胶水粘过,第二天就又裂开了。 问了小区门口的修鞋店,店员瞥了一眼说要换胶底,开口就要80,还说“这鞋质量也就那样,修了也穿不久”。 小胡没应声,心里堵得慌——现在的人好像都不把“修”当回事,只想着换,换不起就扔。 沿着路边走了没多远,瞧见一棵老槐树下摆着个修鞋摊。 铁皮箱子上摆着几排不同型号的针和线,旁边坐着个大爷,头发白了大半,正低头用锥子给一只布鞋穿孔。 小胡走过去,把鞋递了过去。 大爷放下手里的活,接过鞋翻来覆去看了看,又用手指按了按开胶的地方,眉头皱了皱。 他没直接说多少钱,只说这鞋开胶太厉害,光粘不行,得用线一针一针缝进去,让小胡两天后来取。 小胡心里咯噔一下。 前两天他同事修过一双类似的鞋,街边摊收了35,还只粘没缝。 这大爷说要缝,还得等两天,莫不是想按工时算钱? 他没好意思多问,应了声“行”,转身走的时候,总觉得这两天怕是要睡不着了。 其实他不知道,这大爷在这儿摆了20多年摊了。 早年间是国营鞋厂的老师傅,下岗后就靠这手艺吃饭,如今儿女都成了家,劝他回家歇着,他总说“闲不住”。 小区里的人都知道,他修鞋从来只看材料,不问工时。 那两天正赶上高温,午后太阳晒得柏油路冒热气。 大爷每天天不亮就出摊,把小胡的鞋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他先把原来的旧胶一点点刮掉,刮得手指都磨红了,又调了自己熬的胶水涂上去,等胶水半干的时候,拿出细麻线,戴着老花镜,用锥子在开胶的边缘扎孔,再把线穿进去,一针一针地勒紧。 不光是开胶的地方,他瞧见鞋底后跟磨得厉害,又从铁皮箱里翻出块耐磨胶,裁成合适的大小,用火烤软了粘上去,还用锤子敲了半天,怕粘不牢。 第二天傍晚下了阵小雨,大爷把摊往树下挪了挪,借着路灯的光继续缝。 有路过的熟客问他咋还不收摊,他指了指小胡的鞋,说“答应人家明天取,得赶出来”。 到了取鞋的日子,小胡揣着手机,心里做好了付50块的准备。 走到摊前,瞧见自己的鞋摆在箱子上,开胶的地方缝得整整齐齐,线脚又密又匀,鞋底磨破的地方也补得平平整整,看着跟新的差不多。 他刚想问多少钱,大爷已经伸出了5个手指头。 小胡愣了愣,以为是50,刚要扫码,就听见大爷说“五块”。 这回轮到小胡说不出话了。 他盯着大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指甲缝里还嵌着黑泥,指关节肿得有些变形——这是做了一辈子针线活的样子。 两天功夫,又是刮胶又是缝线,还额外补了鞋底,就收5块? 他想起小区店里那个张口要80的店员,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 付了钱,小胡没直接走,绕到街角的水果店,买了半个西瓜抱回来。 大爷见他提着西瓜,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但眼里的笑藏不住。 等小胡要走的时候,大爷从铁皮箱底下摸出两个泥人塞给他,一个是猪八戒,一个是孙悟空,彩泥的颜色有点掉了,看得出来是精心捏的。 小胡要给钱,大爷脸一板,说“你要是给钱,下次别来了”。 有人说“我们镇上补个拉链都要5块,这活儿至少值20”。 有人说“现在这样的手艺人太少了,满眼都是钱”。 说起来,这世上的善意有时候就是这么实在。 大爷觉得修鞋是本分,不该多要钱;小胡觉得大爷辛苦,该被好好对待; 没有谁刻意想传递什么,但你对我好一点,我对你真一点,日子就这么暖起来了。 小胡后来又去修过一次鞋,特意带了双新袜子给大爷。 大爷还是那样,一边补鞋一边念叨“现在的年轻人不爱惜东西”,补完收了3块钱,又塞给他一个捏好的小老虎泥人。 小胡没再推辞,揣着泥人走的时候,瞧见大爷正把那双新袜子叠好,放进了铁皮箱最底层。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齐鲁频道2025年08月15日关于《近日 山东济南。男生请大爷修鞋以为遇到狮子大开口,结果大爷辛苦两天只收5元》的报道
同事小胡的奶奶离世了,今天葬礼过后就要下葬,我和会计代表单位去送花篮吊唁……快
【4评论】【3点赞】
上林师家沟王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