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已变,普京迅速反应过来:3年多的仗不能白打 中美在贸易战中较

依秋聊趣 2025-08-15 09:43:02

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已变,普京迅速反应过来:3年多的仗不能白打 中美在贸易战中较量了这么久,不仅没彻底翻脸闹僵,反而还越来越趋向于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和奇特的合作关系。夹在中间的普京立刻反应过来,如果再这样下去,可能对俄不利,3年多的仗不能白打,普京需要立刻寻找到外交出口。 尤其是中美最近一轮谈判之后,虽然贝森特和特朗普时不时的要放出几句狠话,威胁说将于不久后对华加征“最高600%”的关税,但目前来看,这顶多就是打嘴炮罢了。 如今美国已经把对日、韩、欧盟、印度、柬埔寨等多国的制裁措施接连落地,也没见到对中方的任何实际手段,就连之前的谈判声明,都是除了继续延长关税落地时间外,没什么结果,连副总统万斯都忍不住拆台,说“总统还没决定要不要继续折腾中国”。这哪是打贸易战,分明是在演双簧给选民看嘛。 要说老特为啥突然变软,还得从他的“如意算盘”说起。美国农民早就被关税折腾得叫苦不迭,去年对华大豆出口暴跌20%,爱荷华州的农场主每年至少损失3000万!为此,美国商会带着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等300多家企业联名上书,警告继续加税会让美国家庭每年多掏12%的生活费,这对2026年中期选举来说可是致命打击。 老特心里门儿清,与其跟中国硬碰硬,不如学精明商人“以战促和”——你看他对印度说加税就加税,对中国却只敢喊口号,连财长贝森特都承认,“中国的稀土反制让我们束手无策”。 这边特朗普在关税悬崖边玩“极限蹦极”,那边普京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中俄能源合作早就不是秘密,2024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1.08亿吨,占总进口量的19.6%,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每年输送31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全年用气量的3倍。更绝的是,两国直接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40%的油气贸易绕开美元,气得美国财政部直跺脚。 最近,普京又拉着中国搞“海上联合-2025”演习,052D驱逐舰和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玩反潜,这架势摆明了是要让全世界知道:中俄不仅能一起赚钱,还能一起“扛枪”。 不过普京最担心的,还是中美达成某种“默契”。您想啊,要是特朗普真跟中国签了贸易协议,腾出的精力肯定会全砸在俄乌战场上。泽连斯基最近态度突然软化,暗示可能接受领土换和平,这背后说不定就有美国施压的影子。 普京哪能坐视不管?他一边派外长拉夫罗夫满世界游说,一边加速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计划经蒙古每年再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中国,这分明是在给中美合作“上眼药”。 最有意思的是欧盟的反应。冯德莱恩前脚刚在G7抹黑中国,后脚就派贸易专员来北京谈合作,典型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更逗的是,特朗普对欧盟汽车加征25%关税,转头就给中国延长关税休战期,气得德国车企集体抗议,说“美国把盟友当提款机”。 这种差别待遇,让普京看清了现实:中美博弈越激烈,俄罗斯的战略价值就越高。你看他最近又是跟莫迪通电话,又是邀请非洲国家开能源峰会,摆明了是要在中美欧之间玩“平衡术”。 当然,特朗普的“变脸”也不是没有代价。美国12个州联合起诉他滥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纽约州总检察长直接骂他的关税政策是“经济自杀”。英伟达CEO黄仁勋更魔幻,前脚刚感谢特朗普解禁H20芯片出口,后脚就被民主党议员痛批“拿国家安全做交易”。 这种内部分裂,让普京看到了机会——他一边加大对欧盟的能源出口折扣,一边在人工智能领域跟中国合作,连俄罗斯农民都用上了中国的农机自动导航系统,这叫“科技换能源,两手都要硬”。 现在的局势确实复杂:特朗普想借中国压盟友,普京想靠中俄合作自保,欧盟在中间两头讨好。但有一点很清楚:中美贸易战打了五年,谁都没占到便宜,反倒是俄罗斯成了最大赢家——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比2020年翻了一番,连普京自己都在圣彼得堡论坛上笑称,“中美越折腾,我们越赚钱”。 不过,这场博弈远未结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悬在半空,普京的能源牌也攥得死死的,未来是“中美共治”还是“中俄联手”,就看各位棋手怎么落子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