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养生:抓住三伏天最后黄金期,科学调理护健康

新浪财经 2025-08-14 18:42:16

转自:海王星辰

随着末伏的到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已进入尾声。

末伏是由夏入秋、冷热交替、阴阳变化的节点,抓住末伏这最后的黄金时段,科学养生,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末伏养生四宜

兼顾祛湿与护脾胃

末伏期间,高温仍在持续,人体易受暑热侵袭,同时,空气中湿度较大,湿邪也容易趁虚而入。因此,清热解暑的同时兼顾祛湿至关重要。

在饮食方面,推荐几款清热解暑还能祛湿的好物:绿豆汤,冬瓜薏米茶,苦瓜炒蛋。

需要注意的是,清热解暑的食物多偏寒凉,在食用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避免损伤脾胃。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更要注意把握好度。

提前润燥养肺

末伏是由夏入秋的过渡时期,此时天气逐渐变得干燥,“秋燥”的症状开始显现,如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咳嗽少痰等。因此,润燥养肺成为这一时期养生的重点。

梨片百合粥、银耳羹都是很好的润燥养肺粥品。另外常喝银耳羹,不仅能缓解秋燥引起的不适,还能使皮肤保持水润。

除了上述两种,山药小米粥也很适合末伏食用。山药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养胃、益肺止咳的功效;小米性微寒,味甘,能健脾和胃、补益虚损。二者搭配煮粥,既能养脾胃,又能益肺,适合脾胃虚弱、肺虚久咳者食用。

在润燥养肺的同时,还应注意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此外,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症状。

适度晒背

三伏天晒背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补阳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最好选在9点以前或15点以后,让后背对着阳光,晒15-20分钟左右为宜。此时的阳光相对柔和,紫外线强度适中,不会对皮肤造成太大伤害。另外,晒完太阳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

合理运动

末伏时节,适当运动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增强体质。但由于天气仍较炎热,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尽量选择早晚较凉爽的时刻,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因为大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不利于身体健康。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避免受凉。

末伏养生避坑指南

1

空调温度别低于26℃

低温很容易导致风寒入侵,引起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同时,开空调期间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少喝冷饮

多喝常温酸梅汤

冷饮虽然能解暑降温,但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脾胃功能。末伏时节,不妨喝一些常温的酸梅汤。酸梅汤由乌梅、山楂、陈皮等材料熬制而成,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积的功效,是夏季解暑的佳品。

3

吃酸不吃辣

现在已进入立秋节气,中医认为,肝属木,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能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在此时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来抑制肺气。而之所以要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因为辣食除了会消耗人体的大量体液,还会使人肺气太盛,而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问题。

4

保证充足睡眠

睡前试试“还阳卧”

末伏时节,由于天气炎热,很多人容易出现睡眠不足的情况。如果睡眠不好,可以试试“还阳卧”的姿势。

“还阳卧”的具体做法是:仰卧在床上,两脚心相对,尽量贴近会阴处,腿似环,臀部、背部、头部都贴在床面上。这种姿势有助于放松身体,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睡眠质量。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