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在最纠结的事情,就是不愿放下远东联邦区。对于俄罗斯来说,远东地区简直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既想要又不甘心丢掉。在广袤的西伯利亚东部,一片资源丰富的土地正让俄罗斯领导层夜不能寐:守住它,意味着持续砸钱;放手呢,又怕丢了脸面和战略要地。这片远东联邦区,到底藏着多少秘密,能让莫斯科这么纠结? 远东这片地,历史渊源深厚。早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俄罗斯通过外交途径扩大东方版图。1858年5月,双方在瑷珲城签署条约,俄罗斯拿到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大片区域,总面积超六十万平方公里。这些土地本属清朝辖地,条约后归入俄罗斯,形成远东联邦区基础。如今,这片区占地六百多万平方公里,石油储备占全国三成七,森林四成五,还有天然气和矿产,支持俄罗斯能源出口。地理位置关键,挨着太平洋,海参崴港连接亚洲贸易。十九世纪末,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全长九千多公里,促进资源开发和人口流动。边境与中国、朝鲜、日本相连,线长数千公里,地缘敏感。俄罗斯视其为东方门户,维护有助于区域平衡。
可现实里,远东成了俄罗斯的麻烦事儿。人口外流严重,二十五到四十岁青壮年每年以四点二百分点的速度走人,到2040年劳动人口可能跌破四百万。2024年,远东人口约785万,比前一年少。经济靠原材料出口,石油木材运往内地加工,本地比例只一成八,就业少。海参崴超市七成二商品从国外来,轻工业基本停。基础设施老,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力不够,贝阿铁路复线拖到2030年。冻土是大难题,在雅库特,冬天取暖花居民三成五收入,房屋每年下沉十二厘米,维修费欧洲区三倍。政策慢,经济特区批地需十四个月,外资38亿美元难落地,黑瞎子岛建厂计划搁浅。国防支出从2019年百分之十九升到2025年百分之二十八,挤民生,医院千人医生2.1,全国平均4.3。学校空,十年育龄女性减二成八,新生儿率虽高于全国四个千分点,但整体低迷。乌克兰技术工人走八成七,边境居民忧朝鲜核试验场辐射,距四十公里。每年投GDP百分之三维稳冻土,财政成黑洞。
俄罗斯纠结不愿放下远东,主要因历史传承和战略需要。那片地通过条约得来,视为版图象征,放手得重写历史,影响凝聚力。资源国防价值高,守住东方利益,避免外部插手。即便省下百分之三基建费能涨养老金一成五,或外资转欧洲放大效益,莫斯科仍投钱保稳定。未来若人口继续滑,俄罗斯可能加投入,开发项目引人,或与邻国合作资源。作为友好邻邦,我们希望通过对话,推动共同发展,维护区域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