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23日,营救“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行动彻底失败了,遇难官兵的家属悲伤地说:“要是国家背叛了他的人民该如何呢?”虽然俄罗斯人民长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但这时也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 巴伦支海底108米深处,118名官兵永远闭上了眼睛。当救援彻底失败的消息传来,遇难者家属们的那句质问撕裂了整个俄罗斯:要是国家背叛了人民怎么办?这场原本能避免的悲剧,竟让一个以爱国主义著称的民族开始怀疑自己的国家。 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中发生爆炸沉没。这艘被誉为”航母终结者”的超级核潜艇,长155米,其两层壳体之外壳仅厚8.5毫米,由含高镍高铬的钢制成,抗腐蚀性非常强,代表着俄罗斯海军的最高技术水平。 事故起因至今仍有争议。官方调查结论是: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所携带的650毫米以过氧化氢为燃料、被称为”胖姑娘”的鱼雷发生了爆炸,引爆了鱼雷舱其它鱼雷,炸沉了库尔斯克号。但2021年,俄罗斯北方舰队前司令维亚切斯拉夫波波夫海军上将公开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他表示”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原因系与北约潜艇相撞引起的。 真正让人痛心的不是事故本身,而是救援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当时刚上任几个月的普京面临艰难抉择:接受西方国家救援可能泄露军事机密,但拒绝救援则可能失去118条生命。犹豫了整整五天后,普京才同意接受英国和挪威的救援,但黄金救援时间已经错过。 库尔斯克号沉到108米深的海底,声纳员报称可能听到艇内幸存船员敲击船体的求救声。23名幸存官兵在第九隔离舱内等待救援,但氧气逐渐耗尽。科列斯尼科夫大尉留下遗书:“这里漆黑一片,但我试着凭感觉写。逃生的希望似乎已经没有……” 当挪威潜水员终于打开救生口时,一切都太迟了。遇难者家属的愤怒可以理解,那句”要是国家背叛了他的人民该如何呢?“的质问,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国家机密与人民生命之间,到底该如何选择? 这次事故成为普京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普京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说:“我问心有愧,我觉得自己要负全责,对悲剧深感罪疚。”这位平时以强硬著称的总统,在镜头前展现出了罕见的脆弱。 库尔斯克号事故的教训是沉重的。它不仅暴露了俄罗斯军事装备的技术缺陷,更揭示了危机处理机制的不足。事故后,俄罗斯海军不再使用以过氧化氢为燃料的鱼雷,安全标准得到全面提升。 普京从这次危机中汲取了深刻教训。此后,他大力推进军事现代化建设,俄罗斯持续推进海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通过不断研发列装新型海军武器装备,不仅提高了现代化海军武器装备比例,还提升了海军整体战斗力水平。 2001年10月,库尔斯克号残骸被打捞上岸,逝世118人中的115人的遗体被发现,被葬在俄罗斯。国葬仪式上,普京亲自为每位遇难者默哀,承诺要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事故调查在一年多以前结束,但是本星期一些死难者家属要求总检察长重新开始调查。时至今日,关于库尔斯克号沉没的真相仍然扑朔迷离,但那118名官兵的牺牲已经成为俄罗斯海军史上永远的痛。 这场悲剧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当国家利益与人民生命发生冲突时,领导者应该如何选择?库尔斯克号事故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人民的生命都应该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责任和担当。 库尔斯克号的悲剧已经过去20多年,但那句”要是国家背叛了人民该如何呢?“的质问至今仍然振聋发聩。你认为在生死关头,国家机密与人民生命哪个更重要?普京当年的选择是对是错?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威力仅次于核弹,俄罗斯这一炸,是在告诉世界:我不玩警告了你可以把这场仗看成两
【91评论】【9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