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大退市,4000亿市值灰飞烟灭

新浪财经 2025-08-13 23:42:01

中国恒大集团公告披露,因未能满足复牌要求,联交所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8月25日上午9时起,恒大股票将正式退出香港资本市场。

这家曾经登顶全球房企市值巅峰的“宇宙第一房企”,在停牌18个月后,以21.52亿港元市值惨淡收场,较2017年巅峰时期的4000亿港元蒸发99%。

没有挣扎,没有悬念。恒大明确表示“无意申请复核退市决定”,平静地接受了资本市场对其的最终判决。

1.其兴也勃

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一道清盘令,让中国恒大股票戛然停牌。谁也没想到,这竟是恒大在资本市场上的最后一刻。

根据港交所规则,证券停牌满18个月且未达成复牌条件的公司,将面临强制退市。7月28日成为恒大生死线,而这家负债超2万亿的房企未能创造奇迹。

8月8日,联交所正式发函,基于恒大未能满足复牌指引中的任何要求,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公司公告中明确表示“无意申请复核”,彻底认命。

对于持有恒大股票的散户而言,8月22日是最后离场机会。此后,尽管股票仍然有效,但将无法在交易所买卖,恒大也不再受上市规则监管。

时间拨回2009年11月5日。香港交易所大厅内,许家印高举香槟杯,拇指高高翘起,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笑容。上市首日,恒大以超700亿港元市值,成为当时香港上市的最大内地民营房企。

驶入资本快车道的恒大开启疯狂扩张。通过“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在全国攻城略地,土地储备量迅速跃居行业前列。2016年,恒大以3734亿元销售额问鼎行业,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2017年10月,恒大攀上历史巅峰,4000亿港元市值登顶全球房企之首,许家印以2900亿元身家首次登顶胡润百富榜。彼时他放出豪言:“到2020年底恒大要实现总资产3万亿元,年销售规模8000亿元。”

2.其亡也忽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转折来得猝不及防。2021年,恒大流动性危机爆发,股价从14港元一路暴跌至不足2港元。2023年7月,恒大披露两年合计超8000亿元的天文数字亏损,刷新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

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法官颁布清盘令,直言“适可而止”(enoughisenough)。今年8月停牌前,恒大股价仅剩0.163港元,总市值21.52亿港元,不及巅峰时期的百分之一。

恒大的崩塌轨迹清晰可辨:2021年流动性危机爆发→2023年曝出巨额财务造假(虚增收入利润)→2024年初清盘→2025年退市。

“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经营模式在市场上升期创造了规模神话,却在潮水退去时迅速反噬。

2020年,恒大提出“降负债”战略,但为时已晚,跨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投资反而加剧了现金流压力。当政策收紧与市场下行周期叠加,过度依赖债务融资的模式瞬间崩盘。

更致命的是财务造假问题。2023年清盘人调查发现,恒大地产2019至2020年虚增收入超5600亿元,虚增利润920亿元。虚假财报成为欺诈发行债券的工具,彻底摧毁市场信任。

3.千疮百孔

清盘人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截至2025年7月31日,清盘人已收到187份债权申报,总额高达3500亿港元(约450亿美元),远超公司2022年财报披露的275亿美元负债。

面对巨额债务,资产变现却步履维艰。清盘人迄今仅变现约20亿港元资产,其中恒大直接持有的部分仅8170万港元。多层次的股权结构及复杂的集团内部债务安排,使资金回笼异常艰难。

“恒大物业股权被视为重要价值来源,但因诉讼冻结、项目被接管等问题,变现受阻。”清盘人在报告中无奈承认。而恒大汽车已在2025年4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最绝望的莫过于普通股民。在清偿顺序中,股东处于最末位,资产需优先偿付担保债权、员工工资、税款等,散户投资者的股票基本沦为废纸。

当普通投资者血本无归时,恒大创始人及高管们正面临清盘人的严厉追责。

今年3月,恒大清盘人起诉许家印、其前妻丁玉梅及前行政总裁夏海钧等7名被告。起诉书指控被告在管理期间批准2018至2020年的虚假年度财务报表,涉嫌违反责任。

清盘人早已向许家印等人追讨约438亿元人民币的股息及酬金。香港高等法院已裁定冻结许家印、丁玉梅、夏海钧全球范围内共600亿港元资产,并要求其遵循披露资产令。

2023年9月,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其次子及前高管夏海钧、潘大荣等人亦被控制。清盘人调查发现,2009至2021年间,恒大累计分红近700亿元,许家印家族通过持股套现约500亿元。

在此背景之下,技术性离婚争议随之浮出水面。2022年许家印与丁玉梅离婚后,丁玉梅在伦敦购入价值4980万英镑的33套公寓,被质疑转移资产。清盘人已冻结许家印名下多处境外资产,包括私人飞机、游艇及豪宅。

4.时代终结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

当下,全国仍有不少恒大房产处于未交付状态,这些冰房产背后是掏空六个钱包付首付的新婚夫妇,是卖掉老家房子为子女买学区房的父母,是盼着安度晚年的老人。他们倾尽积蓄,却只换来一张无法兑现的购房合同。

清盘程序中,“保交楼”被列为最优先级。2022年最高法和住建部联合发文明确,境内外债权主张不能查封企业资产或抽调预售资金账户的钱,这些资金优先用于保交楼。

恒大退市是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缩影,其影响远超企业自身。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0多家出险上市房企退市,包括蓝光发展、新力控股、中天金融、泰禾集团、阳光城等。

恒大退市绝非孤立事件。它一方面标志着中国房地产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三高”模式的彻底破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房地产行业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

恒大退市不是终点,而是行业刮骨疗毒的起点。过去十年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借新还旧”游戏在监管趋严与经济周期波动中难以为继。房企未来必须在合规经营、现金流管理与多元化融资渠道上寻求突破。

8月25日退市后,恒大股票将从交易大厅消失,但全国未交付房产的阴影仍在。太平山顶的违建豪宅终被拍卖,许家印的私人飞机悬挂出售标牌。布力径豪宅区的新主人或许不知,脚下被回填的“地牢”里,曾藏着一个时代的膨胀与虚妄。

3 阅读:1032

评论列表

万全之计

万全之计

6
2025-08-14 05:22

比毒贩的危害都大,用几颗花生米送他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