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曾骂中国人为“乡巴佬”的美国副总统万斯,竟然公开称:“我们要以中国为参照,如果中国赶超我们,这不该怪中国,而是美国领导人蠢!” 万斯早年写书时,把中国崛起归结为廉价劳动力和“不公平竞争”,把美国中西部衰落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 那时他看问题的角度是情绪化的,带着对国内困境的焦虑。可这几年现实狠狠打了美国一巴掌,他再怎么强硬,也绕不开摆在眼前的事实。 中国造船产能是美国的几十倍,红海战场上,美军舰艇被低成本无人机搞得焦头烂额。 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兵力部署紧张,军工供应链断断续续,雷神这样的大公司都在抱怨招不到人。这些不是中国搞破坏,而是美国自身体系出了问题。 更让万斯这类人不得不面对的是科技领域的变化。美国封锁高端芯片出口,结果逼出中芯国际的14纳米量产,长江存储的232层闪存也站稳了脚跟。 英伟达为了保住市场,不得不推出特供版芯片,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让美国感到紧迫。中国在AI专利、论文引用、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已经全面跟进,而美国自己却卡在数据中心建设上。 电力跟不上,审批流程慢,环保法规严,建个数据中心拖上好几年。反观中国,去年电力装机容量增加了400吉瓦,美国才几十吉瓦,差距一目了然。 万斯终于意识到,问题不在中国跑得多快,而在美国自己绑住了手脚。 他嘴上说“蠢政”,其实是在批评美国过去那种靠封锁、打压来维持优势的思路行不通了。 可笑的是,就在他讲这番话的同一天,特朗普政府还在推一项AI发展计划,一边要放宽国内限制,一边又要加码对华技术围堵。 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恰恰暴露了美国的困境:既想赢,又不愿正视自身短板。 他们想靠出口AI技术拉拢盟友,可欧洲对美国的零和思维早就不买账了。国内科技公司想要发展,又被鹰派的政治操弄拖累。 万斯的转变不是突然开窍,而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他看到中国每年培养的工程师数量远超美国,看到“中国制造2025”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稳步推进,看到举国体制在关键科技攻关上的效率。 这些不是靠偷来的,而是长期投入和战略定力的结果。 美国的问题恰恰相反,制造业空心化多年,金融资本只盯着短期回报,工人技能断层,基础设施老化。 这些问题积重难返,哪是几项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他们总想用政治手段压制技术竞争,结果反而拖慢了自己的脚步。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限制中国获取高端芯片,一边又允许英伟达恢复对华销售H20芯片。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的封锁政策根本站不住脚,企业要生存,市场要运转,政治打压终究抵不过现实需求。 万斯这番话,表面上是自我批评,实则是一种战略焦虑的外露。 他清楚地知道,中美竞争的本质不是谁更会骂人,而是谁的体系更能持续创新、高效运转。中国没有停下,而美国自己却在内耗中越走越慢。 可即便如此,美国政府的主流对华政策依然没有转向。他们嘴上喊着要改革,行动上却还在加关税、搞制裁。 这种言行不一,只会让盟友怀疑,让企业困惑,最终削弱自身的竞争力。 真正阻碍美国的,从来不是中国的崛起,而是它自己不愿面对的结构性问题。万斯能说出这番话,至少说明有人开始醒悟。 但醒悟不等于改变,如果美国继续沉迷于“打压对手”而不是“改进自己”,那被赶超就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早晚的事。
治不了美国,还治不了你[笑着哭]
【44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