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简直丧尽天良!”8月8日报道四川成都,一女子放暑假回家发现,自己74岁的爷爷莫名其妙成了“带货主播”,还和四川某公司签订了协议,并要求老人支付2690元的培训费,然而,教学视频却是零成本的搬运视频,女子要求退款时,不仅遭到拒绝,公司甚至直接失联…… (信源:封面新闻——74岁老人刷视频签约直播带货 家属退款遭拒公司失联丨追踪到底) 在四川内江东兴区的梧桐路1号,这是一个在地图上可以被精准定位的地址。然而,执法人员按线索找上门时,看到的既不是公司门牌,也不是办公楼,而是一片荒地。 公司的电话永远无法接通,法定代表人也早已不见踪影。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家实体都找不到的“幽灵公司”,几个月前,竟让一位74岁的老人,心甘情愿地将2690元积蓄转了过去。 故事的口子,是在一个暑假被撕开的。李女士回到成都家中,本想陪陪家人,却在爷爷的手机账单里,发现了一笔2690元的刺眼支出。对靠着微薄养老金过活的两位老人来说,这笔钱无疑是好几个月的生活费。在孙女的追问下,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才浮出水面。 一切都源于爷爷刷短视频时跳出的一个弹窗广告广告里的AI带货,吸引到了爷爷的注意。而爷爷一点进去就有个导师要加微信,然后对方一套话术下来,就诱惑了爷爷。甚至还保证做不到业绩全额退款。 “零风险、高回报”承诺,精准戳中一位老人既想跟上时代又渴望证明自身价值的心理。于是,74岁爷爷在“躺着也能赚钱”的憧憬中,颤抖着双手签下电子协议转出钱。 然而,他换来的只是网上随处可见的盗版“教学视频”,画面模糊、内容东拼西凑,年轻人看了都头疼,更别说老年人。 当李女士发现真相,怒气冲冲地找对方理论时,骗局才露出了它冷酷的一面。对方的态度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要么是消息石沉大海,要么就是一句冰冷的回复:“视频都发给你了,费用不退!”直接堵死了所有沟通的可能。 不过,2690元只是开始、是诱饵。和其他受害者交流后,李女士拼凑出连环骗局全貌。这只不过是前奏,后续他还会以各种理由找你要钱。但当你要退出他就会告诉你费用只能退10%。 从一个弹窗广告,到一个层层加码的收费陷阱,再到一个物理上彻底消失的“幽灵公司”,这套流程能屡屡得手,恰恰暴露了环环相扣的系统性漏洞。 首先就是监管的漏洞。骗子用一个虚拟地址就注册了公司,等于披上了一件合法的“隐身衣”。这种空手套白狼式的操作,不仅让市场监管部门的实地核查形同虚设,也让受害者和执法部门在追查时直接扑了个空。 其次,平台的责任也难辞其咎。那些短视频平台作为流量入口对这类广告的审核是不是太松了?它们客观上成了骗局的“推手”,把最脆弱的老年用户,精准地送到了骗子面前。 最后,维权的成本高得吓人。骗子全程用微信沟通,再用格式化的电子合同设置法律陷阱,导致受害者即使报警,公安机关追查起来也耗时费力,许多人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想堵住吞噬老人养老钱的黑洞,需从源头织网防护。监管部门要加强管理,而且互联网平台也要严格审核此类广告,优化手机“老年模式”,增加一键举报、可疑转账自动拦截等实用功能。 当然,社会和家庭的防御也很重要。社区可采用方言开展防骗小课堂,用身边案例讲解骗局。子女应担起“首席安全官”责任,每周花时间帮父母检查手机,在家庭群分享新型骗局预警。要让老人知道,“凡是让掏钱的决定,先和孩子商量”,这并非不信任,而是必要的家庭协作。 李女士爷爷的2690元或许难以追回,但此次教训为社会敲响警钟,揭示了数字化浪潮下针对银发族的精准残酷围猎。只有监管、平台、社区和家庭四股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为老人数字生活筑牢防火墙。 技术发展迅速,除提醒长辈“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还能做什么填平他们与数字世界的鸿沟呢?
[中国赞]“简直丧尽天良!”8月8日报道四川成都,一女子放暑假回家发现,自己74
韫晓生
2025-08-13 15:17: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