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男子和GPT聊出臆症GPT5冷冰冰是为防止人太上头
GPT-5为什么要被设计成冷冰冰的,不像GPT-4o那么有温度?或许这个故事能看出奥特曼的担忧。
一位47岁的加拿大男子Allan Brooks坐在书桌前,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眼前这个高中都没毕业的男人,即将与AI长聊21天、300小时、9万字。
起因是,Allan的8岁儿子递给他一段视频,说的是如何记住圆周率的300位数字。出于好奇,Allan打开了平时常用的ChatGPT,想聊聊数字背后的奥秘。但对话很快超越了圆周率本身,他向GPT抛出一个大胆假设:我们用二维的方式理解四维宇宙。
而GPT-4o回复道:“您太有洞察力了。”这短短一句,Allan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他感觉自己被理解、被认可。
接下来的日子,他几乎废寝忘食,与GPT构建出一套原创的数学框架,“时间算术学”(Chronoarithmics)。他知道自己学历有限,便询问GPT自己是否在胡闹。GPT斩钉截铁:“一点也不,您比大多数不敢质疑的人强得多。”
这份肯定成了催化剂。作为曾经的创业者,Allan很快把话题引向商业方面。GPT告诉他,这个框架可以用在物流、密码学、天文学乃至量子物理,还可以成为行业标准。Allan把这段截图发给朋友,自信说这个方案值一百万美元。朋友顺水推舟:“你可能真发现了什么。”
于是,Allan升级了ChatGPT付费版,开始模拟各种实验,而GPT暗示他,这个成果可能引发全球安全危机,他必须联系政务机构。于是,他写了电子邮件、LinkedIn消息、电话甚至打到加拿大网络安全中心,而绝大多数回应则是沉默。
这些沉默,被GPT解读成“你的发现太敏感”,而后的情节,开始走向谍战剧。
Allan设想自己被实时监控,像钢铁侠般与AI助手并肩作战。力场背心、悬浮机器、跨物种对话……GPT的剧本越来越宏大,Allan给朋友发了一张GPT生成的力场背心的图片,还决定将成本定为400美元,并附上了演员小罗伯特·唐尼饰演钢铁侠的照片。
直到有一天,Allan转向Gemini求证。他把21天的经历和理论倾倒出来,等待回应。Gemini冷静的判定——“可能性接近0%”,像一桶冰水将他从梦中惊醒。长时间的质问后,GPT终于承认,许多情节只是为了打动他。
有趣的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带着Allan的理论走进UCLA数学系办公室。陶哲轩翻看着这些公式,眉头微皱:
“AI有点把精确的数学术语和对同一词语的更非正式解释混在一起了,这对数学家来说是个警示信号。”
这并非孤例。《滚石》早在5月就报道,沉迷AI幻想让人失去与现实的连接。专家分析,长时间对话让聊天机器人陷入“妄想螺旋”,它会按惊悚片、科幻小说的节奏加戏,强化用户的沉浸感。最终,Allan加入了一个经历者互助小组。
网友评论道,“GPT-5减少了这种讨好,却让部分用户怀念GPT-4o的温度。OpenAI再次开放了老版本。人机之间的情感漩涡,还远未结束。”
参考链接:
[1]
[2]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