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在万民征讨声中,袁世凯走上了灭亡。临终前,他激动地对儿子说:“出殡的

百年战争录 2025-08-13 11:01:52

1916年,在万民征讨声中,袁世凯走上了灭亡。临终前,他激动地对儿子说:“出殡的时候,一定要打死穿红衣服的人!”

这句话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袁世凯为何在最后时刻还对红衣人如此忌惮?

袁世凯的死亡并非突然,他是在全国上下一片声讨中郁郁而终的,从称帝到退位,短短83天的皇帝梦让他付出了惨痛代价,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连他最信任的部下也开始倒戈。

临终前的袁世凯已经众叛亲离,只剩下儿子袁克定守在病榻前,而那句关于红衣人的遗言,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偏执。

在传统丧葬习俗中,红色象征喜庆,出现在葬礼上被视为大不敬,袁世凯可能担心有人故意穿红衣来羞辱他,也可能暗指革命党人。

交代完后事,袁世凯又命人叫来了段芝贵,此人是袁世凯的心腹,人称"干殿下",在袁世凯称帝过程中出力不少。

但此时召见他,显然不是为了叙旧,有历史学者推测,袁世凯可能是要段芝贵善后,或是传递某些重要信息。

段芝贵后来确实参与了袁世凯的丧事筹备,但具体谈了什么,至今仍是个谜。

袁世凯的葬礼办得相当低调,与他生前的显赫形成鲜明对比,出殡队伍从北京出发,最终安葬在河南安阳。

有趣的是,史料中并没有记载是否真有穿红衣的人出现,更不用说被打死了。

袁克定是否执行了父亲的遗命?这个问题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很快分崩离析,中国进入了更加动荡的军阀混战时期。

段芝贵在袁世凯死后继续活跃在政坛,但影响力大不如前,他先后担任过京畿警备司令和陆军总长,最终在1925年病逝。

与袁世凯不同,段芝贵的去世几乎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历史就是这样残酷,曾经的风云人物,转眼就被遗忘。

回看袁世凯的最后时刻,那句关于红衣人的遗言像是一个时代的隐喻,红色,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象征色彩。

袁世凯至死都在恐惧的红色力量,最终席卷了整个中国,他的担忧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预言,只是他没能活着看到这个预言的实现。

袁世凯的死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曾经是清末民初最有权势的人物,却在称帝后迅速败亡。

即便是袁世凯这样的人物,也无力逆转历史潮流,他的临终遗言,更像是一个失败者最后的执念,透着不甘与无奈。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袁世凯死后不久,他曾经最亲密的部下们就开始互相攻伐。

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系、皖系、奉系等派系,中国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军阀混战。

如果袁世凯地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他临终前最关心的竟然是葬礼上穿红衣的人,却看不到自己死后中国的乱局。

袁世凯的故事给后人留下很多思考,权力巅峰时的狂妄,众叛亲离时的凄凉,临终前的偏执,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末世图景。

他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失败,更是一种政治模式的失败,在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任何复辟帝制的尝试都注定要失败。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