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贵州解放前,国民党19兵团司令何绍周叫来亲信,严肃地对他说:“你带一连兵力,把兵团司令部的黄金和银元什么的,全都运走!”
这年 11 月 13 日深夜,贵阳城里的国民党 19 兵团司令部里,何绍周正用刺刀撬开美军罐头。
“司令,吴副官求见。” 卫兵进来报告。
何绍周头都没抬,直接说:“让他进来。”
吴副官刚跨进门槛,能看到他军装上还沾着黔中地区的红泥。
他赶紧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清单,双手捧着递过去:“司令,这是仓库里黄金的数目。”
何绍周扫了一眼清单,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清单上写得清清楚楚:库存黄金 12000 两,银元 30 万枚。
他当即对吴副官下令:“你带一个连的兵力,把这些东西全部运走。”
吴副官 “扑通” 一声跪到地上,急着说:“司令,这可是部队的军费啊!”
何绍周突然笑了起来,说道:“老子当年在松山战场上,拿命换来的这点家底,能留给共军?”
边说着,他抓起那张清单,就着灯火点燃了。
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已经看透了当时的局势。何绍周的 19 兵团,是蒋介石在西南地区布下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是黄埔六期毕业的将领。1944 年的松山战役中,他带领部队跟日军血战 95 天,把日军第 113 联队全部歼灭,还得了 “青天白日勋章”。
可到了这时候,面对像潮水一样涌来的解放军,他手下那两万多新兵,根本就挡不住。
司令部大厅里,蒋介石的画像已经歪歪斜斜。旁边的作战图上,代表解放军的红色箭头,已经快到贵阳城郊了。
“报告!王副司令到!” 卫兵又来通报。
副司令王伯勋推开门走进来,何绍周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字条:“这是指挥权交接书。”
他压低声音说:“我要去重庆向总裁述职,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王伯勋看了一眼字条,突然单膝跪地:“司令,共军已经占领马场坪了……”
何绍周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老子的飞机已经在机场等着了!”
11 月 15 日中午,何绍周带着家人,坐飞机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
望着舷窗外香港的繁华景象,他冷笑了一声:“当年在缅甸战场上,我做梦也想不到,会来这儿当寓公。”
妻子王瑞珠轻声劝他:“绍周,把黄金存进汇丰银行吧。”
何绍周摇摇头:“靠利息过日子?老子要在商界闯出一片天!”
接下来的三年里,何绍周到处投资。
他投了纺织厂,开了百货公司,还搞起了房地产,甚至拿钱入股了一家私人银行。
可他不知道,这家叫 “香港国际商业银行” 的机构,其实就是个皮包公司。
1952 年的一个清晨,他兴冲冲地来到银行,只看到铁门上贴着 “停业整顿” 的封条。
原来,银行经理早就带着他投进去的 500 两黄金,逃到巴西去了。
1953 年深秋,何绍周站在巴西圣保罗的橡胶种植园里。看着漫山遍野的橡胶树,他脸上终于露出了好久不见的笑容。
“瑞珠,等这批橡胶运到美国,咱们就能翻身了。” 他转过身对妻子说。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彻底摧毁了他的希望。
连绵的阴雨让橡胶树大片大片地坏死,国际市场上橡胶价格也暴跌。
他投进去的上千万资金,瞬间就打了水漂。
之后,何绍周在巴西的贫民窟里住了三年。
有一次,他穿着带破洞的衬衫在街头乞讨,突然想起 1949 年那个深夜,自己亲手点燃黄金清单的场景。
“如果当初不这么折腾,现在应该在台北的别墅里喝茶吧。” 他嘴里小声念叨着。
1960 年春天,何绍周的儿子何宇从美国打来越洋电话:“爸,来纽约吧,我给您买了大房子。”
当他走出纽约肯尼迪机场,望着眼前一栋栋高耸的楼房,突然感到一阵头晕。
在美国的二十年里,何绍周很少出门。
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在长岛的别墅里,盯着墙上那张松山战役的旧照片发呆。
1980 年 12 月 23 日,何绍周在睡梦中安静地去世了。
临终前,他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念叨着:“黄金…… 松山…… 共军……”
何绍周的一生,起起落落,充满了戏剧性。
何绍周在松山战役中的英勇,曾经被很多人铭记。
可后来他转移黄金、逃离大陆的举动,又让人们对他有了不同的评价。
在香港投资失败,在巴西遭遇天灾,到美国依靠子女,每一步都透着无奈。
或许,在那些独自发呆的日子里,他会一遍遍地回想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