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是抗日题材电影,《东极岛》的票房却扑街了?
不是题材问题,也不是演员演得不好,而是观众越来越不好骗了。
在纪录片《里斯本丸号》里,中国渔民的救援行为,完全是出于自发的“海上有难,必救”的质朴情绪进行的。
而《东极岛》里,塑造了阿赑阿荡两兄弟,他们两人引导中国渔民完成走出懦弱的觉醒。
其实这都没问题,可这两兄弟背后的纹身,交代他们出生的镜头,包括结尾阿花的旁白,都非常的西方基督化,没有一点中国元素,似乎暗示着他们与普通中国渔民不同。
拜托,观众想要看的是中国渔民本身的血性和善良,《东极岛》却塑造了两个西方化的孤胆英雄来引领,电影的内核就错了,难怪越看越别扭。
现在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不是你说抗日就会买单,有真正体现民族大义的情节,才会引起大家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