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一早上的“极限状况”,突然让我想起自己亲历的一件事,跟各位聊聊~
那是2018年3月,北京还没走出冬天。
荣威Ei5上市发布的前一天,官方组织了一次从北京到天津的“续航测试”,也算为发布会造个势。
那时候国内新能源刚起步,厂家没什么经验,测续航选择在冬天的北京跑高速,还是发布会前一天,参与媒体没有筛选也没有提前沟通…
不是信心爆棚,就是头铁缺经验。
事儿就这么来了~
原计划从北京东边出发,目的地是天津郊区的一个古城,虽然分散出发不需要列队形式,但是要在某个时间点在高速路梅厂服务区集结一下。
其实就是让大家控制一下速度,也方便最后收队下高速。
结果他们忽略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有人不听话啊~
我和一个同行好友一台车,他先开车我拍照。我俩上高速后开着车窗拍了一组“动态照片”后,坐在后排的我感觉头晕目眩。毕竟冬天北京的风还是很硬的,估计是吹到头了,可能要感冒。
我跟那兄弟一商量,反正之前也试驾过了,这次续航测试我就不动手了,他全程开车我在后排眯一会儿。
都知道我是晕车圣体,所以能在后排睡舒服的车真屈指可数,荣威Ei5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这台车的驾驶感、车内饰的布局、尤其手动控制能量回收的拨杆实在太好用了,我甚至一度用来当“手动刹车”。
荣威Ei5是我到现在都非常喜欢的一台纯电车,当然这是后话。
车还在高速行驶,我在后排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前排那兄弟来了句“艹,没电了”,我一下就醒了…
因为兄弟开的太开心了,又是临牌车,所以速度没怎么把握住。再加上忘了梅厂集结这事儿,直接没下服务区,直接开过了。
然后…就在下高速口之前的几百米,一路飞驰的Ei5被我兄弟玩儿没电了,用最后一丢丢电量掰停在了应急停车带。
一个电话打过去,那边炸锅了。
原本计划往返都OK的电量,结果还没到目的地就趴窝了,还是光盘趴窝,完全打乱了这次活动的安排。
然后工作车就追上来停在我们前后处理,车被拖走了,我们人坐上了工作组的车…
事还没完。
毕竟是要出内容的,而且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台车,那时候大家还都是出图文,所以我就洋洋洒洒连夜写了N页的试驾报告。
因为我们是全队唯一没开到目的地、且续航数据最差的一台车,也知道主要问题在我们自己,但又不能不提(所谓的职业态度),因此我在文章第四页底部,第五页上部这个关注度不会很高的地方提到了续航数据。
就怕被人误会,所以用了两三段文字进行铺垫,各种强调前因后果、各种给出前提预设、各种给出解释和说明,然后也用了一个【最极限状态下的兜底续航数据】的名头。
结果,那边第二次炸了。
厂家和公关到也还淡定,毕竟给了许多的前提预设和解释,理论和道理上也说得过去。
但北区几个经销商大头不干了,明天就开发布会了,今天你跟我说这车续航这么差?你让我们怎么卖?而且有几个人会这么开?这种所谓的“最极限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会存在么?
最重要的是,用户会仔细看你的解释么?不懂电车的人看得懂么?
最最最最最要命的是,友商竞品在引用这个数据和截屏的时候,会给消费者解释清楚前因后果么?
经过几番拉扯,上市发布会前几个小时,我把文章里面关于续航的数据给拿掉了。
确实,有时候媒体执行层面的人很委屈,我都已经尽可能公平!公正!公开!怎么你们还怼我?明明是我们自掏腰包花费重金去干,为啥你们都说我们赚黑钱?
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我确实能理解媒体的感受。
问题出在哪儿?
有时候不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而是项目设计的锅。
全国各地的厨子云集一处,誓要比拼高下,选出厨神!
结果题目是“请炒一盘地道的川菜-鱼香肉丝”….
川菜厨子已经半路开香槟了,鲁菜师傅还好说,粤菜师傅能掀了案板。
唉…北京已经是预制菜的天下了,想吃一盘地道好吃的鱼香肉丝真难啊。
有朋友知道北京哪儿有好好吃的鱼香肉丝么?推荐一下~感谢~
哦对了,再说一遍,荣威Ei5在当年真的是一台相当好的车,直到现在我都这么认为。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