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诸葛亮出兵伐魏,魏明帝却不许司马懿出兵,还派来一个叫辛毗的老人监军。诸葛亮不由得感叹道:他一来,我怕是不能活着回去了…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北伐曹魏,这次出兵关中,谁知魏方派来一位老臣监军,局势瞬间变得扑朔迷离,诸葛亮预感自己难回故土,这场对峙会怎样收场? 咱们国家历史悠久,三国那会儿的事儿,到现在还让人回味。234年春,诸葛亮带着蜀汉大军从汉中出发,这是他第五次北伐曹魏。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积攒了几年力量,军队有十万多人,用的木牛流马运粮,穿越秦岭斜谷道,直奔关中五丈原。蜀军扎营渭河南岸,屯田种地,准备长期作战。曹魏明帝曹叡听说后,赶紧调兵遣将,让大将军司马懿统帅大军,驻守渭河北岸。司马懿下令筑垒固守,不轻易出战。 诸葛亮想引诱魏军决战,多次派人挑战,但司马懿就是不动。魏军内部有些将领不服气,嚷着要出兵,司马懿没办法,只好上书曹叡请求开战。曹叡支持司马懿的消耗策略,又怕他压不住手下,就派老臣辛毗持节监军。辛毗是魏国卫尉,早年从曹操起家,帮曹丕立嗣,劝阻过一些不靠谱的政策,这次来前线,专门监督军务,确保不贸然出击。辛毗一到,司马懿表面上积极请战,实际配合演戏,辛毗每次都挡着不让动兵。 诸葛亮得到情报,知道辛毗来了,就对部下说,他一来,我怕是不能活着回去了。因为这意味着魏军会死守到底,蜀军补给跟不上,时间一长自己身体扛不住。果然,双方对峙一百多天,蜀军虽有屯田,但粮道拉得太长,供应吃紧。诸葛亮本来身体就弱,操劳过度,秋天病重,在军中去世。蜀军秘不发丧,杨仪整顿部队,姜维断后,用反旗鸣鼓的办法吓退追兵,安全退回汉中。 这场战役,蜀汉尽了全力,但没能打破魏军防线。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为复兴汉室拼到最后。魏方靠着稳扎稳打,守住了关中。辛毗的监军作用关键,他约束了司马懿,避免了冒险。曹叡这招儿聪明,体现了魏国的组织纪律。 从历史看,诸葛亮北伐虽没成功,但他的忠诚和智慧,激励后人。蜀汉国小力弱,对抗大魏,靠的就是这种不屈精神。咱们今天讲这些事儿,不是光说故事,而是要学那份为国为民的担当。北伐结束后,蜀军退守汉中,魏国继续控制北方。司马懿回洛阳,曹叡稳固统治。但几年后,司马氏开始掌权,魏国内部变局埋下种子。 辛毗这人,早年投曹操,帮着打天下,立嗣时主张长幼有序,避免了乱子。后来劝曹丕别迁民,别轻易伐吴,挺有见地。但他也失宠过,曹叡时又重用,这次监军立了大功。诸葛亮感叹的,正是这种老臣的到来,让魏军铁板一块。 回顾整个北伐,诸葛亮从228年到234年,五次出兵,收复过武都阴平,杀过魏将张郃,但整体上蜀魏格局没变。原因在国力差距,蜀汉地狭人少,后勤难撑。魏国兵多粮足,又有人才如司马懿。历史告诉我们,干大事得量力而行,但诸葛亮的坚持,体现了民族气节。
夷陵这把火,烧掉了蜀汉的半条命!三位顶梁柱战死!公元222年的长江边,东吴书生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