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打压之时,中国又出现了位厉害人物!他就是当年被清华校长亲自上门拜访,如今被人民日报“点名”的95后科学家庞众望,他的一句话戳了大家心窝:“要是咱扛不起这责任,那问题和困难不都留给下一代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来自河北沧州的年轻人用最朴实的话语打动了无数人。他就是庞众望,一个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95后科学家。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和关税打压,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庞众望的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那一年,他以684分的高考成绩,加上清华大学自强计划60分的降分录取,成为沧州吴桥县二十多年来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当时清华校长邱勇亲自到他家拜访,这个寒门学子的故事才开始被更多人知晓。 这个年轻人的成长经历比电影还要曲折,五岁时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母亲坐着轮椅挨家挨户借钱给他治病。 六岁开始捡废品补贴家用,初中时母亲住院,他每天往返医院照顾,在病床边完成作业。在别人家孩子还在撒娇的年纪,他已经能踩着板凳给瘫痪的母亲做饭。 在清华大学,庞众望选择了精密仪器专业。他拒绝所有社会捐助,靠着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完成学业。同学们都说他是个永动机,曾经创下连续三天不眠不休做实验的记录。 有一次洗澡时突然想通算法难题,他光着身子冲出来用沐浴露在镜子上写公式,这篇"浴室论文"后来发表在了《光学研究》期刊上。 如今,庞众望已经在光网络信息感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多篇论文发表在中科院一区期刊。 他研发的高铁桥梁监测系统精度达到0.01毫米,但他把专利费全部捐给了抗疫基金。面对赞誉,他只是简单地说:"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个年轻人的选择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困境,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中,精密仪器占比7.8%,高端科研设备自给率不足5%。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实验室被卡脖子的无奈。庞众望研究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正是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所在。 庞众望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不仅因为他的科研成就,更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母亲去世后,他在显微镜下发现了母亲留下的字条:"儿啊,妈在电视里看见你了"。 后来他用母亲的名字设立助学金,每周捡废品筹款资助孤儿。有人问他为什么拒绝百万年薪回乡村任教,他拿出手机里和患病父亲的合影说:"当年全村凑钱救我命,现在该我接住这份传递"。 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面对技术封锁,他们没有退缩,面对困难挑战,他们迎难而上。 庞众望说:"要是咱扛不起这责任,那问题和困难不都留给下一代了?"这句话不仅是他个人的心声,更是这一代中国青年的共同信念。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更多像庞众望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不惧艰难,勇于创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从贫困家庭走出的庞众望,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庞众望的故事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他证明,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有梦想、肯奋斗,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看到,中国年轻一代正在用实际行动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 对此,您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文明培育·道德模范丨庞众望:“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澎湃新闻——《7年前被清华录取,如今他不负“众望”!》
美国关税打压之时,中国又出现了位厉害人物!他就是当年被清华校长亲自上门拜访,如今
提莫说热点
2025-08-09 18:18:10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