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位山西姑娘在北京地铁站为陌生老人指路并资助了100多元,不料半个

航天科技追梦人 2025-08-09 12:56:01

2018年,,一位山西姑娘在北京地铁站为陌生老人指路并资助了100多元,不料半个月后,老人不停打来电话要地址,姑娘无奈给了之后,连续七年不断收到对方寄来的快递包裹。 故事发生在2018年秋天, 北京地铁的灯光白得晃眼,张晓雅刚加完班就撞见个像丢了魂的老人。 老人攥着皱巴巴的纸条,嘴里嘀嘀咕咕全是山东话。 这姑娘想都没想就把身上137块现金全塞过去,顺路捎他转了地铁找到旅馆。 走出地铁站那会儿,风刮得人脸发麻,张晓雅裹紧外套钻进夜色,只当是人生里一粒小尘埃。 直到半个月后签收那个沾泥的纸箱。红透的石榴从箱口滚出来,花生带着潮乎的泥土气,箱底埋着张铅笔字条:"好人一生平安"。 她这才记起那晚地铁站里佝偻的背影。后来她告诉我:"当时只觉得荒唐,一百多块换个箱子水果,老爷子亏大了。" 可第二年秋天箱子又来了。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年年不落。 石榴越来越红,花生晒得愈发干燥。 后来添了海边晒的虾皮、玻璃罐装的酱菜,甚至裹了三层纸巾的生鸡蛋。 有一回暴雨冲垮进村的路,七十多岁的老人愣是扛着竹筐蹚泥水走到镇上,纸箱外层被雨泡烂了,里头的苹果还鲜灵灵地挂着水珠。 ("您这运费比果子还贵呢!"电话里张晓雅急得喊起来。) (老人就笑:"你吃进肚里,比存银行踏实。") 张晓雅开始琢磨回礼。 精心挑选的山西老陈醋,沁州黄小米塞得鼓鼓囊囊。听说老人总瞅不清手机屏幕,她买了按键能发声的老人机寄过去。 没几天短信叮咚响:"济南降温,你穿厚些。"——村里年轻人教老爷子发的第一句话。这箱子里装的早就不止是吃食了。 2019年秋天,红喜帖直接寄到办公室。 老爷子的长孙结婚,指名叫"晓雅姑姑"坐主桌。 婚礼唢呐声里,穿大红袄的老人把她两岁儿子架在脖子上看拜堂。 全村人瞅着这凭空冒出的北京亲戚直发愣,直到张晓雅丈夫卷起袖子帮忙搬喜酒,新娘子笑着喊了声"姑姑吃糖"。 往后的年夜饭桌上,山东寄来的酱肘子压着山西的羊肉饺子。 疫情封城最凶那年,村口快递点关了门。 老爷子蹲在石榴树下抽烟袋,听见电视里说北京病例新增,连夜翻出冬天的棉被塞进苹果箱,硬是央着防疫车给捎到城里。 张晓雅拆开箱子时掉出张纸:"被面是孙媳妇绣的,你们平安,我就能睡稳觉。" 七年过去,张晓雅工位抽屉里攒了八十六张快递单,每一张寄件人都是"平安"。 老人如今走路要拄拐,换成孙子网上代下单。她家厨房常飘着山东虾酱香,女儿抱着棉被睡觉,看见石榴就叫"姥爷果果"。 今年初夏老人视频时指着院里的竹椅:"一把我坐,一把给你留,等石榴红透了回来吃!" (有回邻居问:"您这寄东西的钱够养老了吧?") (老人掏根烟点上:"当年她在地铁给钱那会儿,眼神跟我亲闺女一模一样。") 有人觉得不过是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 可细看这两张密密麻麻的快递单:一个从不要回报,一个偏要加倍还。 其实我们都带着算盘活在这世上,唯独面对真心时才懂得——有些账越算越亏,情份越欠越深。 信息源: 央视新闻《"忘年快递"见证七年温情传递》 人民日报社《善意终将遇见善意》民生专栏

0 阅读:154

评论列表

风灵无畏

风灵无畏

2
2025-08-09 15:04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正能量满满的小故事!善良是善良者的通行证!

航天科技追梦人

航天科技追梦人

航天科技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