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好色的太后,性侵宰相,强吻大臣,睡遍天下美男,他是北魏胡太后,30岁就守寡当了太后,但他却野心勃勃。公元528年就是她亲手葬送的北魏王朝。
这女人姓胡,也就是后来有名的胡太后,说起好色放眼整个历史上没有一个女的逼得上她的,就连武则天来了都得靠边站。
而她打小就生得艳丽照人,有一副好皮囊。
算命先生曾指着襁褓里的她说,此女当母仪天下!于是这话在她心头扎了根。
当宣武帝元恪广选妃嫔时,她的尼姑姑姑带着她在佛堂后遥遥一指皇帝,看见没?这是天下最大的主子。
那年她才十几岁,眼里的光比佛前灯还亮,就好像是找到了目标。
他爹也是个朝廷重臣,凭借这层关系她顺理成章的进了皇上的后宫。
然而当时北魏皇宫里横着一条铁律,皇子立为太子,那生母必死。
这条铁律让多少后妃躲孕如躲瘟疫,唯胡氏抚着小腹对天盟誓,只要生下龙子,死也无憾!
她豁出身家性命的豪赌赢了。
她的儿子元诩不但安然降生,还打破了那条森然祖制,非但没取她性命,反倒步步高升。
就在他的丈夫早逝那年,儿子才六岁,胡太后一把掀开帘幕坐上了龙椅。
诏书改称“朕”,奏章上印“陛下”,成了华夏史上屈指可数的称帝女主。
那时候的她心里烧着两把火。
一把照前朝,造申讼车接纳民间冤情,自己提着朱笔批公文,还能开弓射箭直穿铜钱眼。
另一把却烧进后宫长夜。
才三十岁的太后对着空荡荡的寝殿,烛火在丝幔上投出焦躁的影子。
然而就在那个秋夜,年轻将军杨白花被召去侍寝。
谁也没想到等到天亮了杨白花是瘸着腿出的宫门。
不得不说实在是猛啊,不愧是胡太后。
然而就在几天后,洛阳城百姓愕然听闻,威名赫赫的杨将军失踪了!
但是在宫墙深院里,胡太后写就一首《杨白花歌》,宫女们手挽手绕着回廊唱,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这哀怨曲调裹着情欲飘荡在宫苑,人人都知道曲中人早已奔南梁而去。
但是很快她又寻到替代猎物。
那就是清河王元怿是她的小叔子,身如玉树,风姿过人。
当值的黄门官常在夜色里,看见烛火映出太后拽着清河王蟒袍的影子。
元怿起初抗拒,胡太后指尖敲着金案含笑轻语,元郎若不肯,明日你门下那位周副将的人头,可就悬在端门了。
这样小小的一威胁这位清河王就此成为太后裙下臣,白日穿紫袍执掌朝政,夜半在龙床上挣扎沉沦。
这还算好的还有更多的荒唐事,这只是冰山一角。
当时朝野议论如蝇声嗡嗡不绝,所有人都在说这太不像话了,这这没眼看啊,没眼看。
领军元叉握紧腰刀在朱漆宫门外走来走去,某日终于带兵闯入,当着群臣面砍死了元怿。
之后胡太后被软禁在北宫,窗纱上的剪影孤零零映出恨意。
她侄儿胡僧敬带着几十死士想杀元叉夺权,一夜厮杀后,人头的血在宫阶上结成深褐冰渣。
但是四年幽禁磨不灭她心中毒焰。
待他重掌大权时,她变本加厉。
郑俨面如冠玉,被送入太后寝宫的那晚不过是个末等小吏,转眼就成了中书令,替她批阅奏章的手昨夜刚从她的玉枕边收回。
而另一个将军李神轨被强召入宫,从此郑俨与他轮流当值,宫人们私下暗语,御榻前那盏琉璃灯从未熄灭过。
在那之后胡太后的龙案上渐渐积满弹劾郑俨的奏章。
十九岁的儿子元诩忍无可忍,一道密令想将尔朱荣调来清君侧。
消息泄出那夜,郑俨捧着毒药碗走近皇帝的寝榻。
第二天丧钟响起,胡太后抱着个女婴演了场立幼主的戏,三天后才敢说出真相,改立四岁孩童元钊。
然而死亡正策马而来。
当尔朱荣率铁骑闯宫时,胡太后疯狂剪断青丝躲入佛堂。
此时军靴踏碎佛前青砖,她被拖出时朝着佛像嘶喊,朕兴佛寺、减赋税,待民不薄啊!
尔朱荣立在黄河滩边冷笑,把这对活宝扔进河,喂河神去!
浑浊的浪涛吞噬了金冠凤袍。
胡太后曾在奏折上批过“民心如河”,却不知权力春药催出的糜烂私欲,终会让堤岸崩塌。
她半生想攥住天下权柄,最后被裹挟着奔向大海的,不过是龙床上几副曾让她痴迷的年轻躯体罢了。
权杖的尖顶光芒万丈,底座却是万丈深渊砌成。
不论男女一旦有了权力内心的欲望就会被无限的放大,那时候能做出啥事情那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