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越双方心知肚明一件事:越南南北分裂可能近在眼前,只不过中国还想帮越共一把手,不然如果越南出尔反尔的北部湾划界,中方的反应不可能这么小。只是分裂真的好吗?
这南北差异可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一百多年前法国人打过来的时候,就没把越南当盘整棋下。他们瞅中了南边的西贡,也就是现在的胡志明市,硬是把这儿改成了整个中南半岛的商业中心。铁路往这儿修,银行往这儿开,连做生意的规矩都按西方那套来。你去胡志明市老城区逛逛,至今还能看到成片的法式洋楼。
北边的河内就另一回事了。作为越南老祖宗传下来的都城,这儿的皇宫、庙宇比商铺多,老百姓过惯了日出而作的日子。法国人在这儿也设了总督府,但说到底只是为了稳住北方的人心,压根没打算搞什么大开发。
后来的越南战争更是把这点差异撕得明明白白。南方靠着美军的支持,搞起了多党制,街头巷尾都是美国货,年轻人跳着摇摆舞讨论竞选。北方则在越共的带领下搞全民皆兵,连老太太都知道 “为了社会主义” 要扛枪打仗。
1975 年南北统一时,河内派来的干部想在南方推广集体农庄,结果南方的商人连夜把仓库里的货物藏进了稻田,老百姓宁愿扛着行李往泰国跑,也不愿跟着北方的规矩过日子。
现在这分歧不光没消,反倒跟着经济发展变本加厉了。胡志明市如今占着越南全国三分之一的 GDP,街上跑的都是外企高管的豪车,股票交易所里的大屏幕 24 小时亮着。
当地老板们最烦的就是河内来的政策,一会儿要限制外资,一会儿要搞国企垄断,好几次公开跟中央叫板,说 “再管这么宽,不如把港口租给新加坡”。
河内呢,作为首都还是一副政治中心的派头。政府大楼门口的卫兵比树还直,街头的宣传栏里全是 “学习胡志明思想” 的标语。
这儿的干部们看南方就像看个不听话的孩子,总觉得 “钱赚多了就忘了本”,每年都要派工作组去南方 “纠正错误倾向”。去年有个南方企业家在国际论坛上说 “越南应该多学西方”,没过俩月就被河内的纪检委请去 “喝茶” 了。
外面的势力也没少掺和。美国人这几年往胡志明市砸了不少钱,美领馆门口总围着一群想拿签证的南方人,有些 NGO 还偷偷给南方的反对组织送钱。中国则在河内搞了不少援建项目。
去年刚落成的中越友谊宫,就修在离越共中央党校不远的地方。有回越南国会讨论是否要加入美国主导的贸易协定,南方议员拍着桌子赞成,北方议员直接摔了文件,说 “这是引狼入室”。
就说北部湾划界这事儿,里面的门道深着呢。这片海里的油气资源够越南用几十年,南方的石油公司早就想甩开中国自己干,好几次怂恿政府撕毁协议。
但越共中央心里清楚,真要是跟中国闹翻了,北方的粮食援助、基础设施贷款都得黄。所以每次南方闹得凶了,河内就派人和中国商量,用点小让步换个大稳定。
可这样的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上个月胡志明市的商会居然绕过中央,自己跟美国公司签了油气开采合同。河内气得撤了商会会长的职,结果南方的企业家们集体罢市三天,连街头小贩都举着 “还我自由” 的牌子。
真要是分裂了,那麻烦可就大了。南方的工厂得靠北方的煤炭发电,北方的大米得靠南方的港口出口,真把边界一拦,两边的日子都得黄。
更要命的是,南海那些岛礁,现在好歹有越共中央顶着,真分成两个国家,南边说不定会把岛礁卖给美国当军事基地,到时候中国的南海防线等于被撕开个口子。
说到底,这事儿不光是越南自己的家务事。中国盼着越南稳住,是为了西南边境的安宁,为了 “一带一路” 能顺当往下走。美国盯着越南,无非是想找个牵制中国的棋子。但越南自己要是拎不清,真被人当枪使,最后吃苦的还是老百姓。
这南北之间的拉锯,还得接着看下去。只是不管怎么闹,有句老话总得记着:家和才能万事兴,国家也是一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