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跳水冠军郭晶晶以2亿高价代言蓝月亮,谁知初期销量惨淡,公司亏损的一塌

星球拾光 2025-08-08 11:39:24

2008年,跳水冠军郭晶晶以2亿高价代言蓝月亮,谁知初期销量惨淡,公司亏损的一塌糊涂。然而,老板却表示:“亏得好,亏得越多我越高兴!”   蓝月亮的故事,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商战电影,从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到洗衣液市场的龙头老大,再到如今的业绩巨亏,每一步都和它的宣传经营策略紧紧绑在一起。   2008年的中国,人们用的洗衣用品还是洗衣粉和肥皂,看不到一点洗衣液的身影。   但消费者总觉得洗衣粉洗完的衣服有股怪味,这成了蓝月亮老板罗秋平眼里的机会。   刚好高瓴资本的张磊找上门,提出了做洗衣液的大胆想法。   那时候洗衣液在国外已经很流行,国内却还是片空白,国际大牌还没把注意力放在这儿。   张磊说,要想站稳脚跟,就得先亏两年,悄悄把市场占了,等那些大牌反应过来,就来不及了。   这时候,蓝月亮把宝押在了宣传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结束,全国上下都还沉浸在奥运热里,他们盯上了"跳水女皇"郭晶晶,开出2亿的天价代言费。   那两年,蓝月亮的账本确实不好看,一直在亏损。   有人替他们着急,罗秋平却笑眯眯地说,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原来,他们就是要用这么猛的宣传攻势,让消费者觉得洗衣液是个新潮东西,而肥皂,洗衣粉慢慢就显得落伍了。   果然,到2010年,蓝月亮的洗衣液已经拿下了国内40%的市场份额,把后来进来的宝洁、联合利华都甩在了身后,成了当之无愧的行业老大。   可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蓝月亮又掉进了亏损的泥潭,而且这一次,亏得比以前更厉害。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了6.64亿港元,创下了上市以来最差的成绩。   更让人意外的是,产品卖得并不差,营收还同比涨了40.87%,尤其是线上渠道,销售额涨了56.9%,新电商渠道更是翻了4.5倍。   卖得好却不赚钱,问题还是出在宣传经营上。   光是上半年的销售和分销开支就高达22.01亿港元,占了营收的七成,同比涨了107.9%。这些钱大多花在了推广新产品、拓展新电商渠道上。   就像今年618,蓝月亮请了抖音上的"广东夫妇"做专场直播,一下子卖了过亿,但背后投流的费用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其实,蓝月亮在渠道上的折腾早就开始了。最开始,它靠的是大卖场,配上电视广告,还有专门的地推团队在超市里给消费者讲解洗衣液的好处。   可月亮小屋没做起来,两年后只好又回到商超,这时候市场已经被竞争对手占了不少。   线上渠道虽然卖得多,但麻烦也不少,不光要和别的品牌打价格战,给主播的佣金最高能到70%,比线下商超的30%高多了,赚的钱一大半都得分给别人。 更让人觉得可惜的是,蓝月亮在产品上的投入远远比不上宣传。   年报里也只是笼统地说在搞研发,具体做了什么项目,有什么突破,都没说清楚。   这些年,它主要还是靠洗衣液撑着,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营收占比常年在80%以上,新出的产品也没什么爆款。   可洗衣液这行门槛不高,立白,纳爱斯这些老对手虎视眈眈,活力28这些新品牌也在抢市场,没有拿得出手的新产品,日子自然不好过。   有意思的是,就算业绩下滑,蓝月亮给股东的分红却没断过。   罗秋平夫妇持有公司75.83%的股份,上市后分到的现金分红超过18亿港元。   2022和2023年,公司净利润加起来还没分红多。   可股价却不等人,从最高的18.73港元跌到1.90港元,市值也从1122亿缩水到111.4亿,只剩下十分之一。   商业经营中,宣传固然能在一定时期内助力品牌打开市场,提升销量,蓝月亮早期的成功就离不开精准且有力的宣传。   但蓝月亮如今的困境,或许也在提醒着所有企业,在宣传经营的路上,不能忘了产品本身才是立足的根基。

0 阅读:0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