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一医生因强奸两名未满14周岁女孩,二审被改判六年,其检察官父亲担任辩护人,法院:未造成严重后果,一审量刑偏重 永州医生强奸案二审改判,背后藏着怎样的真相? 2025年7月24日,一则判决结果在网络上掀起惊涛骇浪:湖南永州的“90后”医生刘某赟,因强奸两名未满14周岁女孩,二审被改判为六年有期徒刑。而他的辩护人,竟是身为蓝山县检察院检察官的父亲刘志军。消息一出,质疑声、愤怒声瞬间淹没了网络。 事情得从几年前说起。刘某赟,作为蓝山县某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本应身着白大褂救死扶伤,却在虚拟网络中,将罪恶之手伸向了未成年少女。2022年至2023年间,他先后在网上结识了来某某和廖某某 ,彼时两名女孩均未满14岁,身心发育远未成熟,对社会的险恶毫无防备。在聊天中,刘某赟用甜言蜜语哄骗她们,一步步将她们引入酒店,与她们发生性关系。 2023年9月,来某某的母亲偶然间发现女儿手机里与刘某赟的暧昧聊天记录,以及酒店定位,瞬间感觉事情不妙,在追问之下,来某某才道出实情。心急如焚的母亲,于9月28日带着女儿前往江华县公安局报案。警方迅速展开调查,传唤了刘某赟。但刘某赟矢口否认与来某某发生过性关系,坚称两人只是在酒店房间着衣分床而睡。 案件调查过程中,更多惊人细节浮出水面。除了来某某,警方还发现刘某赟与廖某某也有类似情况。2022年1月起,他就与廖某某在网上结识并暧昧聊天,2022年8月2日、27日,2023年6月17日,两人在永州市冷水滩区某酒店多次发生性关系 。面对这些指控,刘某赟依旧百般抵赖。 2024年3月,江华县人民检察院以强奸罪对刘某赟提起公诉。检方指出,来某某出生于2009年10月,廖某某出生于2010年2月,案发时均是需要特殊保护的未成年人,而刘某赟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江华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刘某赟奸淫两名不满14周岁幼女,其行为构成强奸罪,于2024年8月一审判决刘某赟有期徒刑八年 ,并判其赔偿来某某医疗费等损失286.24元。 刘某赟并不服判,提出上诉。而他的父亲刘志军,这位在蓝山县检察院任职、曾任副检察长分管刑事检察的三级高级检察官,以近亲属身份担任他的辩护人。这一情况,让案件走向变得更加微妙。 2024年10月、2025年1月,永州中院先后两次开庭审理本案。刘志军在庭审中提出诸多质疑,如警方四次询问来某某的同步录音录像均无声音,被害人廖某某对刘某赟的外貌描述与实际不相符 ,相片辨认、手机封存等程序存在瑕疵等,试图以此推翻部分证据,为儿子脱罪或减轻刑罚。 永州中院对此进行了详细审查。对于同步录音录像无声音问题,公安机关解释是设备故障导致,法院认为此解释合理,被害人陈述仍可作为定案依据;廖某某对刘某赟外貌的描述差异,法院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及认知特点,认定属于正常记忆偏差 ,不影响证据效力。同时,法院还确认涉案手机数据未被删改,照片辨认系系统自动抓取刘某赟16岁照片,并非刻意为之,被害人年龄也经核实准确无误。 但在量刑方面,永州中院认为,刘某赟在犯罪过程中未使用暴力、威胁等恶劣手段,亦未造成被害人重伤、怀孕等严重后果,一审量刑偏重,最终于2025年7月24日作出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定罪和附带民事判决,将刑期改为六年。 这一结果,让公众难以接受。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与未成年发生性关系,本身就是重罪,怎么能因为没使用暴力、没造成严重后果就轻判?”“检察官为儿子辩护,这其中能没有猫腻?”的确,在大众认知里,未成年人尤其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是社会中最需要保护的群体,与她们发生性关系,无论手段如何,都应受到严厉惩处。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对这些孩子来说,同样是不可磨灭的“严重后果”,她们可能会陷入长期的自我怀疑、恐惧、抑郁当中,对未来的成长、生活、婚恋观都会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从法律层面看,刑法明确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二审改判是否真的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值得商榷。 在这起案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医生的道德沦丧,更是司法公正面临的一次严峻考验。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希望法律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给受害者一个交代,也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对此事个人观点 刘某赟案的争议核心,在于对“伤害”的认知偏差。 两名未满14岁的幼女,被医生以哄骗手段侵害,这种伤害绝不仅是“未造成重伤、怀孕”就能概括的。她们的心理创伤、对信任的崩塌、未来婚恋观的扭曲,是一辈子的阴影,这难道不是“严重后果”? 更刺眼的是检察官父亲的“专业辩护”。即便程序合法,这种利用职业优势为亲属轻判的操作,难免让公众质疑:若换成普通家庭,能凭“手段不恶劣”就从八年改判六年吗?
湖南永州一医生因强奸两名未满14周岁女孩,二审被改判六年,其检察官父亲担任辩护人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8-07 18:19:48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