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陈祥榕壮烈牺牲后,部队首长询问其母有什么需要关照的,岂料女人张口就让在场的人惭愧不已,“我的儿子,在战斗中是否表现得勇敢?”网友: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今有陈母问勇,驱逐外寇! 陈祥榕生前最喜欢的,是家乡山坡上那片橘子林,小时候,他常常蹲在树下,把掉落的橘子一个个擦干净,再小心翼翼地塞进书包带回家,这是他能为家里做的最小的事,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将来自己也会像一棵树一样,静静地站在边关,为别人遮风挡雨。 他出生在福建宁德的一个小山村,生活并不富裕,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为了维持家用,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有两个孩子,姐姐比他大一些,兄妹俩从小就懂得自理,陈祥榕特别懂事,几乎从不让人操心,村里人提起他,总是说这孩子有礼貌、爱笑、能吃苦,可谁也想不到,那个笑眯眯的小伙子,后来会走上一条如此壮烈的道路。 十三岁那年,父亲确诊患上了淋巴癌,家里顿时陷入困境,母亲为了给丈夫治病,不得不南下打工,陈祥榕和姐姐留在家中,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完成学业,每天放学回来,他都会给父亲煮饭、按摩肿胀的腿,有时候累得在床边就睡着了,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他们,那一天,陈祥榕没有哭,只是一个人默默把父亲的遗物收拾好,然后去厨房烧了一锅红薯粥,他知道,家还得继续撑下去。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第一次认真考虑未来,他想为这个家做点事,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听堂姐说起部队生活,说军人可以拿津贴,还能成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听了很认真,从那以后,参军的念头就在他心里扎了根。 中学毕业后,他开始锻炼身体,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背着书包在村口跑步,放学后,他在自家屋后练引体向上,别人玩手机、打游戏,他就练俯卧撑,他知道,自己身体条件不算出众,得多一倍努力才行,2019年,他如愿被征入伍,进入新疆军区服役。 刚到部队时,陈祥榕的身体并不占优势,他个头不高,体重也轻,尤其是在高原环境下,常常出现头痛、恶心、吃不下饭等症状,可他从没抱怨,别人休息时,他加练;别人入睡后,他在被窝里练平板支撑,三个月后,他被选为突击队的盾牌手,这意味着,在执行任务时,他要站在最前线,用盾牌保护战友,他没有犹豫,接受了这个重任。 时间到了2020年夏天,边境局势突然紧张起来,陈祥榕所在连队接到任务,要前出驻守前沿阵地,那是喀喇昆仑高原,海拔超过五千米,夜晚寒风刺骨,空气稀薄到让人喘不过气,他们白天巡逻,晚上守岗,一刻不敢松懈。 6月15日那天,局势陡然恶化,外军趁夜潜入我方一侧,企图破坏边境线设施,我军迅速组织力量进行阻拦,陈祥榕作为突击队员,冲在最前,他举着盾牌,站在队列前方,替战友挡下了第一轮攻击,敌人手持铁棍、石块,发起了猛烈冲击,在严守“不开第一枪”的命令下,我方官兵只能依靠身体与意志抵抗。 整个过程中,陈祥榕始终没有退后一步,他死死护在团长与战友身前,哪怕身上多处受伤,仍坚持继续作战,直到最后一刻,他依然保持着护盾的姿势,挡在阵地最前方,他的胸前口袋里,血染了那封未寄出的家书。 当消息传回家乡时,母亲姚久穗正在院子里翻晒红薯干,她收到通知后,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当场晕倒,她只是静静地坐下来,反复看着那张写着“壮烈牺牲”的公文,过了好一会,她才开口问:“他战斗时……勇不勇敢?”这不是一句疑问,而是一位母亲最深的执念,她不求优待,不讲条件,只想确认,儿子是否如他所愿——像个真正的军人那样,战斗到了最后。 部队首长告诉她,陈祥榕在战斗中表现英勇,被誉为“勇冠三军”,这是部队给予最高的评价,母亲听后,点了点头,说:“没给家里丢脸就好,”此后,她没有离开村子,也没有搬进新房,她依然种地、晒红薯、照顾家人,只是,有时会一个人坐在陈祥榕的房间里,把他留下的军功章一块块擦干净,然后放回原位。 陈祥榕牺牲后,人们开始慢慢了解他的故事,他的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被发现写在日记本第一页,字迹不大,却工整坚定,这句话后来登上了报纸、电视,成为无数青年心中的信仰,他的家乡为他修建了纪念馆,村口的主路也被命名为“祥榕大道”,每年清明节,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都会前来献花,孩子们画着雪山、盾牌、小战士,把图画摆满墓碑。 2023年,他被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等荣誉,他所服役的班级,也被命名为“陈祥榕班”,那一年,母亲代表烈士家属赴京参加敬献仪式,她戴着儿子生前用弹壳做的手链,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默默低头致敬。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揭牌!古有岳母刺字,今有陈母问勇
2020年,陈祥榕壮烈牺牲后,部队首长询问其母有什么需要关照的,岂料女人张口就让
万物知识局
2025-08-07 10:45: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