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一名侦察员慌慌张张到新四军第6师16旅旅部报告:“旅长,不好了,我在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8-07 09:38:00

1943年,一名侦察员慌慌张张到新四军第6师16旅旅部报告:“旅长,不好了,我在大街上看到前几天被捕的诸葛慎团长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夏,江苏金坛县,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四十七团团长诸葛慎参加完旅部军事会议后,独自步行返家途中,突遭日军伏击被俘。 被捕瞬间,诸葛慎意识到部队内部可能出了叛徒泄露行踪,心急如焚却无法传递消息。 日军宪兵队长小泉深知诸葛慎价值,急于获取新四军情报。 审讯室内,皮鞭、棍棒、烙铁轮番上阵,诸葛慎被打得遍体鳞伤,却始终咬紧牙关,未吐露半点机密。 小泉恼羞成怒,转而威逼利诱,许诺“队长职位、丰厚待遇”。 诸葛慎轻蔑回应“休想”,不再理会任何诱惑。 硬招无效,小泉改用“怀柔”。 诸葛慎被移入条件稍好牢房,获得充足食物和休息。 这反常待遇令其警惕,察觉敌人另有所图。 与此同时,新四军十六旅旅长王必成发现诸葛慎失踪,焦急万分,下令全城搜索无果。 时间推移,诸葛慎音讯全无,部队内部流言四起,有人疑其投敌,有人信其被俘,气氛紧张不安。 一月后,小泉突然宣布释放诸葛慎。 诸葛慎心存疑虑,质问:“未得情报,真肯放我?” 小泉假笑重复“你自由了”。 诸葛慎半信半疑离开军营,很快察觉日军跟踪,立刻识破小泉诡计:假释实为“放长线钓大鱼”,企图通过他找到新四军旅部或联络点。 为保护组织,诸葛慎未去旅部,选择回家。 旅部侦察员发现诸葛慎被释并遭跟踪,火速报告王必成。 王必成分析后断言:“诸葛未叛变!此乃日军毒计,一箭双雕:离间我军,诱我暴露驻地。诸葛选择回家,正是为迷惑敌人,保护组织!” 他立即召集团长商议营救,核心难题是如何在日军严密监视下安全联络并救出诸葛慎。 回家后,诸葛慎开始与日军周旋。 为麻痹监视者,他每日如常活动:去茶馆喝茶,到点心铺买糕点,举止悠闲。 日军特务每日汇报内容千篇一律,小泉渐失耐心,拍桌质问“重点何在?”,特务只能答“无异常”。 小泉不信诸葛慎会放弃联络,下令加强监视警戒。 长期监视令日军特务疲惫松懈。 诸葛慎敏锐察觉跟踪人手减少,决定冒险联络。 一日,他至常去茶馆,未入内而在外桌坐下。 不久,一普通中年男子自然落座对面。 两人借喝茶低声交谈,孙荣华告知:“组织已知,很快行动。”简短交流后各自离开。 深夜,诸葛慎闻院中细微响动,警觉开门,见几名新四军战士潜入。 无需言语,他立即跟随行动。 院外监视哨兵因连日疲惫松懈,正在打盹,毫无察觉。 战士带诸葛慎穿街巷至城北偏僻臭水塘,登预先备好竹筏,趁夜色悄然离去。 次日晨,日军哨兵发现诸葛慎家中无人,慌忙上报。 小泉勃然大怒,训斥部下并下令全城搜捕,然为时已晚。 诸葛慎已安全归队。 小泉精心设计的“钓鱼”阴谋彻底破产,机关算尽,一无所获。 这场惊险营救展现了新四军指战员的忠诚、智慧与勇气:诸葛慎坚贞不屈、沉着识破陷阱。 王必成明察秋毫、精准判断敌情。 地下联络员机智勇敢。 营救战士行动果决。 他们共同挫败日军阴谋,彰显了抗战军民的不屈精神与斗争智慧。 主要信源:(《新四军第六师抗战史料汇编》)

0 阅读:2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