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黄菊喜,1882年生于湖北通城县黄袍山夜珠窝村。她小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她改嫁到黄氏家族。12岁那年,她成了童养媳,嫁给了吴立成。丈夫早逝后,她独自拉扯五个孩子,靠乞讨和做零工过活。生活的苦让她明白穷人的不易,也让她对改变命运的事业多了几分认同。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女人会跟革命扯上关系。 1927年春天,34岁的毛泽东来到黄袍山,组织农民自卫军。村民把他带到黄菊喜家。她看着这个年轻人,觉得他跟自己的大儿子吴朝义差不多大,心里有点亲切。据《通城县志》记载,她端了碗热粥给毛泽东,听他讲穷人翻身的道理。那一刻,她还不懂什么叫革命,但她知道,这个人跟她一样,想让日子好起来。 1929年秋天,毛泽东再次来到黄袍山,筹建红16军。黄菊喜这回知道了他的身份——共产党的大人物。她没多想,就跟大儿子吴朝义说:“为穷人做事,你得干好。”吴朝义加入了红军,可没多久就在江西铜鼓牺牲了。消息传来,黄菊喜没哭没闹,只是默默收拾东西,继续支持革命。1931年,她的次子吴朝炳、三子吴明福、大女儿吴凤桂和小女儿吴满桂也先后加入红军。她家成了红军的落脚点,她自己也帮着送信、藏人、照顾伤员。 1933年,国民党追捕毛泽东,他躲进了黄菊喜家。敌人搜查那天晚上,黄菊喜一点没慌。她大声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其实,她指的是刚回家的次子吴朝炳。吴朝炳明白母亲的意思,主动站出来,说自己是“共党头目”。他被抓走,第二天在通城县被活埋,年仅25岁。据开国少将钟期光的回忆录,这件事直接保住了毛泽东的命。黄菊喜用自己的孩子,换来了革命的火种。 吴朝炳的死只是开始。后来,大女儿吴凤桂被还乡团活埋,三子吴明福在反“围剿”中阵亡,小女儿吴满桂在长征路上失踪。五个孩子,一个接一个没了。每次收到烈士证书,黄菊喜都没掉泪,只是叠好收起来,继续给红军做鞋底、送粮食。据1934年苏维埃政府的慰问信,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可她从没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只觉得这是该做的。 1935年,红军撤离后,国民党开始报复。黄菊喜被抓,受了30多种酷刑,可她咬紧牙关,没吐一个字。后来,她被迫离开家乡,在崇阳和修水的山里躲了十几年。直到1949年通城解放,她才回来。回来后,她没闲着,参加清匪反霸,分土地,还动员孙子去抗美援朝。她捐了1万元旧人民币给志愿军,自己却还是穿着破衣裳干活。七十多岁了,她还带头搞农业集体化,几次被评为省里的劳动模范。 1959年国庆十周年,毛泽东亲自邀请黄菊喜到北京。77岁的她穿着粗布衣,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握着她的手说:“没有这样的母亲,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话登上了《人民日报》。那一刻,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通的农妇,可她的故事却成了革命的一部分。她的五个孩子都没回来,但她用他们的命,换来了无数人的新生。 回到通城后,黄菊喜还是那个朴实的农妇。1971年,她去世,享年89岁。她的故事被写进了《咸宁市志》和地方档案。她没文化,没什么大道理,可她用行动证明了,普通人也能干大事。她不是英雄,是个母亲,一个为穷人拼命的母亲。
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07 08:58:14
0
阅读:97